一个生态养殖企业的产业联动盈利模式

2015-01-05来源 : 互联网

生物圈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互相提供食物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链条关系构成生物链。人类处于生物链*顶端的位置。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总要生产各种各样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来满足生活上和生产上的各种需要。当这种劳动产品一方面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另一方面通过交换为社会、为别人提供消费成为商品后,把“做买卖”换成“做生意”才*次有了出处:《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过程越来越自动化、智能化,商品的形式日益多样化,即“泛产品”的出现,生意的经络愈加复杂起来。本文以一个生态养殖企业的发展为例,来剖析生物链生意的经络,试图展示:生意如何“生”,能“生”几何?

一、生物链催生生态养殖业(生意线)

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在不断变化,就自然生态而言,总是由太阳能经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能,有机能形成生物链,多层次的生物通过生物链而生存与发展。按生物在物质和能量流动中的作用,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吸收太阳能,从无机环境中摄取矿物质、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生产者被一级消费者(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吞食以后,将自身的能量传递给一级消费者;一级消费者被捕食后,再将能量传递给二级消费者(以植物、动物为食的动物)、三级消费者(以小型肉食动物为食的动物)……当有机生命死亡以后,分解者将它们加以分解,把来源于环境的物质,再复归于环境。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曾经以5000多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为食物。人的食物链是非常复杂的网络结构。正是如此,今天的生态养殖业才蓬勃发展。

1983年,傅光明从部队退伍,贷款2万元开始创业。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很快发展成一个集饲料加工、种鸡饲养、苗鸡孵化、肉鸡饲养、屠宰加工、食品深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肉鸡生产加工联合企业——福建圣农集团,拥有资产几十亿元,建有生产基地60个,并成为农业产业化******企业、中国南方规模*大的白羽肉鸡食品加工企业。

从生物链的衍生原理来看,圣农集团地处光泽县,位于福建省南平市西北部,闽江上游,***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坐落在本县境内,全县森林覆盖率76%,是福建省“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生态**区”。这里为企业发展生态肉鸡食品生产**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以玉米、豆粕为主原料,生产成饲料,用饲料喂养种鸡,再孵化成苗鸡,直至肉鸡,*终供人们食用。一条看似简单的生物链:玉米、豆粕→饲料→鸡→人,却催生出年产饲料超过**吨,年养殖祖代种鸡十余万套,年养殖父母代种鸡几**套,年饲养并加工肉鸡上亿只的企业。其肉鸡产品行销国内30多个省(市);覆盖美食、西式餐饮、中餐等渠道;进入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易初莲花、好又多、大润发等国内外大型连锁终端市场。不难看出,生意的确贵在一个“生”字,尤其是生物链生意。只要我们围绕生物链的*顶端消费者即“人”的生活需求开发出各种“泛产品”,就会勾画出一条生物链式的“生意线”。企业家就是“生意线”的构造者和**者,他们应致力于为商业游戏的每一种角色开发出对人们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泛产品”,并通过这些具有吸引力的“泛产品”源源不断地向人们提供他所需要的功能、价值、利益,进而为这些参与进来的角色提供一个供需平台,构成需求和供应的一条“生意线”。

标签: 企业管理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