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的开放型经济支撑了中国经济35年的飞速发展。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经济格局产生了深刻变革。中国作为当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中国的开放型经济作为经济**化链条上重要的一环,它所面临的转型升级任务也显得迫在眉睫。
开放型经济的两种模式是“引进来”和“走出去”,那么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其实也就是如何更好地“引进来”和如何更好地“走出去”的问题。在此用四个方面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来解答这个问题。
持续增量引进来、过剩存量走出去
持续增量引进来。2011年开始,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出现了大批工厂倒闭、用工荒、外资撤资的现象,其中大部分的外资企业撤资原因是“成本上升,特别是用工成本上升”。在外资撤离的形势下,我们应该开辟新的引资思路,培育新的外资经济增长点。解决这个难题,*好的办法就是**外资“西进”,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例如,江西省恰恰就是承接外资“西进”*具优势的省份。
*先,江西在地域上是中国**的上承长三角、下接珠三角的省份,与东部沿海地区一衣带水,有着其他中部省份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拥有沪昆高铁、长江水道、沪昆、赣粤高速等交通基础设施。其次,江西是一个人口大省,劳动力供给充足,用工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大大缓解外资企业的成本压力。
江西省应该加强政策引导和调节,引导外资企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江西转移,促进江西省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使外资在这里重焕新生,成为江西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过剩存量走出去。中国有两大严重过剩,一是产能严重过剩,二是外汇储备严重过剩。目前,中国的煤炭、钢铁、建材、光伏、电力等诸多行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现象,造成的后果就是企业产品库存过多、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利润严重缩水、大量的资源浪费等,经济危机中推出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使得中国的产能利用率已经从危机前的约80%下降到今天的60%左右。
另外,到2012年中国已拥有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折合人民币超过20万亿,是中国**年度财政总收入的2倍,是中国规模生产总值的1/2,而且每年还在不断递增。截至2014年9月,外汇储备高达3.8万亿美元。另一方面,美元的持续贬值正在掏空中国的外汇储备,据不**统计,2007—2013年,因美元贬值造成的中国外汇储备损失,高达7000亿美元。
按照一艘“辽宁”号航母的造价35亿美元来计算,过去的6年时间,中国损失了大约200艘“辽宁”号航母!
近几年来,全国性的产能过剩导致了原本就开采成本高、安全压力大的煤炭陷入困境,而中美、中欧之间“光伏产品贸易战”的殃及,使得光伏行业也成了产能过剩的“重灾区”。
中国*量的外汇储备对于资源丰富、工业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是一块大的“蛋糕”。
我国已经成立或者拟成立多家区域性和政策性的出口信贷银行、通过资本输出将国内过剩的产能转移至资本短缺的发展中国家。
例如,煤炭、光伏行业应该抓住这个政策机遇,利用我们在井工开采煤矿的技术优势和良好的光伏产业基础优势,将目前已经过剩的产能释放“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