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经济必然选择

2014-12-10来源 : 互联网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经济必然选择,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意味着“信息化”与“工业化”**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互相渗透。其内涵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应用信息技术,在技术、产品、业务、市场等多个层次实行融合,是生产力、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社会形态、生活方式全面剧烈转变的过程。

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包括产品、生产经营、产业和制度等四个层面的融合,从而提高产品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提升生产经营的效率,催生新兴产业等。产品层面:用信息技术开发新产品,将信息化综合到各种产品中去,实现产品功能整合;生产经营层面:信息技术装备生产,改造制造工艺与生产流程,实行信息化的企业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价值管理(VBM)和电子商务等,实现生产经营体系的耦合,形成自动化生产、电子商务、虚拟组织等;产业层面:信息技术成为产业领域的通用技术,并形成互联互通的信息流和服务流平台,促进产业融合,形成新媒体产业、新型生产服务业等;制度层面:通过一系列政策、体制、机制、制度和措施,来促进两者的深度融合、长期融合。

更高水平的产业融合

随着信息化和产业经济的发展,产业融合理论不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从Negrouponte用三个圆圈来描述计算、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认为三个圆圈的交叉处将会成为成长*快、创新*多的领域,发展到Greenstein and khanna(1997)的针对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业的产业融合定义等。

我国学者将产业融合的涵义概括为: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或重划产业界限。产业融合主要包括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等层面,其中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主要的原因。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渗透,其产品、生产经营、产业和制度四个层面融合无不蕴涵着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它可通过发挥信息技术强大的渗透性和广泛的应用性优势,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升竞争力。利用信息技术,企业缩短开发周期,降**造成本,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实现产品更新换代,优化供应链,降低流通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信息技术还能提高传统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另外,通过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扩散、发展与融合,可带动一系列关联产业的产生与发展,触发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促进传统产业整合和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信息技术向不同产业渗透孕育着更高水平的产业融合。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有助于实现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即实现产业融合。

当然,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应*先促进产业融合,用信息化的先进技术、理念和管理模式推动传统产业分解和重构,实现新的市场、业务和产业发展,所以产业融合应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重要依据和出发点。

由此可知,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实质上就是产业融合,大力发展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助于实现全方位的产业融合,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

标签: 企业管理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