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日本企业的用人之道

2014-12-10来源 : 互联网

使卒过河

企业管理日本企业的用人之道,日资企业在中国创建之初,招进有才干的人很难。如日本电产大连分公司在1975年创业之初,没有一个院校毕业生报名。日本企业的老总们,*先调整思路,招“卒”再培养成“过河的卒子”。为此,不受学校成绩好坏限制,而要录用有苦干精神的人才。这一招,使众多日资企业在中国都顺利渡过人才关。企业站住脚,有了知名度,**的人才陆续慕名而来。对此,日本企业的老总们都有一个共识:若是录用方没有把“卒”培养为“将”的热忱,被录用方没有要成为“将”的执著,人就无法成长。

评价人才

日本企业的老总们总是逆向思维、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往往不看简历,不看成绩,因为每个人都是刚刚出校门,政绩都是空白,学习成绩与今后的工作业绩不一定是一致的,学业成绩只不过是一把尺子,人本身的潜力仅用尺子衡量不出来。要找出一个人来培养,不仅靠叫做成绩的尺子,还必须持有一种*到的眼光。

新员工招进来,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外行人在短期内难以看出谁能成为过河的“卒子”,谁将出类拔萃。可是日企的老总们**了一个慧眼识人之法:工作能干的人有三个共同特点,一是嗓门大,二是上班早,三是吃饭快。用他们的逻辑说,说话声音小的人,朝气及雄心欠佳;上班晚或早晚不准时的人缺乏集中力;吃饭慢的人凡事都无法敏捷地对待。实践证明这种慧眼识人法很有效。

激发热情

日资企业将职工划分为三种类型:**种是具有自我燃烧能力的类型,也就是对工作能够自己激发热情。第二种是看到别人对工作热情,受到刺激后激发了热情。第三种是几乎没有热情。

对**种类型的职工,自不必费心费力。老总们关心的是第二种类型职工,如何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是用人的重中之重。按照我们的逻辑思维,会将工作重担、科技含量高的工作交给**种类型的职工。可是日企的老总们却将开发新产品的重任不仅交给**种类型的人,也同时交给第二种类型的职工去完成。大部分第二种类型的人都会说:“太难了!”而此时的老总们却总是鼓励他们:“你肯定能行!”,鼓励多了,职工就树起了信心,然后一旦成功,从此就成为满怀信心的骨干,会说“我能干!”的人了。

考核加分

日资企业有红包,但这个红包是透明的,不是偷偷摸摸给哪个人。也就是评价人才采取“加分主义”。对每个人的评价都是从零开始,然后是对工作的热情、热忱、执著、埋头苦干、积极主动等行为加上好的评价。

在日资企业里,什么都不做的人,只限于做被吩咐的事情,那评价永远是零。有创新的人,即使失败了,也允许从“零”开始,明确没有挑战就绝不会得到成功,公司是鼓励敢于挑战型职工的。

日本电产考核职工的方法是,新职工入厂要打扫一年厕所,不是用拖布和抹布等工具,而是光着手洗去污垢。他们说,这是培养职工爱心,磨练意志的*好办法,爱厂如家,从光着手打扫厕所做起。这不是体罚,因为日本的老总和各阶层的**都带头打扫。

当众批评

日资企业批评人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得你下不了台,批评得你无地自容,批评得你甚至想用刀子杀了他。可是奇怪的是,大部分挨过批评的人不但没有离开公司,而且公司的骨干无一例外都是挨过批评的人。

原来日企老总批评人是恨铁不成钢,没有私心,不收贿赂。日本人的思维是,别人批评你是对你有关心的意思。在被批评的时候,希望你认为自己能有一个很好的上司,是非常幸福的,自己是被寄予期望的。相反,你工作业绩平平,上司又不理你,好像单位有你没你都无所谓,这不是好兆头。在日企,事先没有一点兆头,第二天被一纸告示贴在墙上,上面有你的大名就被炒了,其中都是这种类型的人。

日企老总“大错小批评,小错大批评”,看题目不太好理解,实际上是对挑大梁的职工或技术骨干,工作中造成的明显失误并不是那么太责难。而是样品设计图纸里面细小的错误要严厉批评。因为这个细小的错误如果加工成产品,受损不知道是多少*,而且一旦受损严重,当事人还会感到自责,说不定会提出辞职,那样公司损失不仅仅是*的问题,而是人才的损失。

批评归批评,但日企老总也有表扬职工的时候,而且一年*少三次,那是春季提级时和夏、冬发放奖金的时候。不过有人总结说,日企老总是批评你一百次,才表扬你一次。

敢于竞争

日企的理念是:对年轻人不断地给予梦想和浪漫。日企敢于把其他公司30岁或40岁职工所做的工作委托给20岁的职工来做。将“与竞争对手同样的工作提早10年开始让给年轻人”。这是大多数日企培养人才的*大的特长,保住人才不流失的诀窍。对年轻人来说,可能有负担,但一旦年轻人胜任压担子这项工作后,就会充满乐观,全身心地去拼搏,从而进一步成长。

标签: 企业管理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