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管理是激发良知,天理是规律,规律在人心,因此,“天理即良知”。凭良知(心)做事,即是按规律办事,但如何做到把规律与良知融为一体呢?
格物即“正”物, 在“一念之间”,格私欲,顺良知
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是做“天使之事”还是做“魔鬼之事”,只在一念之间。耶稣**说,如果谁没有动过恶的念头,谁就可以有资格去向恶人扔石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人就是人,人永远不可能成为**无缺的神,只要是人,就有缺点与私欲。
那如何才能不被私欲控制呢?王阳明提出的方**是:无善无**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讲个小故事吧,有师徒两个和尚过河,碰到一美女在河边求助,老和尚背美女过河之后,两人走出十里外,小和尚忍不住问道,师傅不是讲色戒吗?你怎么能够背美女过河?老和尚回答:我看到的是有人求助,我帮助了求助的人。美女我背过河就放下了,你心里背着的美女却还没有放下呀!
按佛家的说法,“人心”本是明镜一般无尘,无善无恶,“人欲”却是有善有恶的。意念一动,便有善恶出来了。老和尚面对美女,想到的是善,小和尚面对美女,想到的却是恶。这就是所谓的“有善有恶意之动”。
为什么老和尚能够面对美女想到的是善?而小和尚想到的是恶?答案在于内心的良知。老和尚不是神,也会有人欲,但老和尚与小和尚的不同之处,在于老和尚“知善恶”,在“欲念一动”时,用良知“格”掉欲念,“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在心中,欲念自然放下。
反过来,小和尚看到美女,私欲便占据了内心,即使不做什么,但在善恶之间,良知已经输给了私欲。天理不在心中,恶便进来了。
格物三步
世间万物背后都有“天理”,面对无数的诱惑,如何获得天理之力?从而**放纵?答案是“为善去恶”—格物。格物的步骤:
**是静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碰到任何事的时候,不要着急行动,“人是不能够胜天的”,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力量,而应当相信良知的力量。所以,静心,去感受这件事背后的天理是什么?良知的力量就会自然显现。
第二是格物。把自己的意念分一下类,看看有多少是源于自己的私欲,为了一己之欲,违背良知?哪些是出于天理良知,在规则上符合市场经济之理,在人际上做到利人利己,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是专注。当良知已经驻扎在内心之中的时候,就要锁定目标,专注重复,重复、重复、再重复!可以成功,可以失败,但不可以放弃。所谓古今立大志者,均有坚忍不拔之志。
修身读经,正心诚意,天理良知,人人平等
阳明管理哲学*伟大的出发点,在于高举“天理”的大旗,把宇宙之规律与人心良知等同。而一旦天理等同良知,人人皆有良知,就必承认人在天理与良知面前的“平等”!就必做到人在天理良知前的“谦卑”。
承认人的平等,做到人对天理良知的谦卑,这在管理学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因为“平等”与“谦卑”,让管理获得了人性化的起点:尊重人,尊重天理是管理的起点,管理*重要的不是处罚,而是激发人的良知。在良知面前,**与**管理人员以及员工之间并不存在本质的区别,大家都是平等的。只有良知才能判定管理行为的对与错,权力与特权并不是判断对错的标准。
由此,人也就获得了自己清晰的定位:以自己在天理良知前的谦卑,获得对自我行为的内省,从而从灵魂深处建立起“忏悔”意识。众所周知,管理中,*可怕的行为就是狂妄,在中国今天的企业界,有多少企业家俨然把自己当成了****的“神”,把自己当成了**正确的“偶像”?
“天令其亡,必令其狂”,在天理良知面前,人是多么的渺小呀!而建立一个符合天理良知的规则,尊重规则,改良规则,敬畏规则,是人世间*伟大的管理之理。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孔子、孟子、老子以及国外耶稣**等无数先知圣人,甚至像亚当·斯密、德鲁克等无数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都是*接近天理的人。
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做“天使之事”还是做“魔鬼之事”,就在一念之间。“格物”的背后,是灵魂的牧养,而牧养的*好办法,就是读先圣们的著作,在他们著作的深处,是对天理的揭示。而没有对先哲们每天一点一滴的接近,那么灵魂不归于良知,就必归于魔鬼。
圣经中**曾经说过:“莫想我来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而是要成全。”是呀,先哲们揭示天理,不是为了废掉我们既有的一切,乃是为了成全我们的成长,只是我们对寂静的夜空,要心怀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