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破解打包收购迷障

2014-11-24来源 : 互联网

企业管理破解打包收购迷障,中海油成功收购了加拿大油气公司尼克森,收购金额151亿美元,**我国企业境外收购的新高点。近几年,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从三一重工收购世界混凝土**品牌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到双汇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成为世界*大猪肉提供商,我国企业收购不断**着“*大”和“**”的纪录,乐此不疲。趁着欧美经济不景气,大家抱着“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的心理,见着便宜就上,起劲地组团到国外买企业。

除了石油等垄断企业身负为国家寻找能源的重任而频频出手收购企业之外,很多竞争性企业步履蹒跚却也在**外探头探脑了。如今的情况是,被并购的海外企业是好是坏暂且不论,我国企业走出去一般都不会空手而回,往大了说这是为国争光,往小了说也代表着企业开始**化了,两手空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曾经走出去溜达过。目前,我国企业海外收购的产业涵盖了石油、矿石、重工、汽车、通信、食品加工、金融、院线等等,几乎每个领域中的佼佼者都参与了进来,造就了一场海外收购的盛宴。

当我们的企业拿着刀叉研究对哪块肉下手的时候,被兼并的企业们也不是什么待宰羔羊,海外被兼并的企业们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成熟的生产运营能力。所以,随着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频率加快,被并购企业和政府也采用了新的反制招数,其中*绝的就是“打包”收购。顾名思义,“打包”收购意味着国外企业不可能只把好东西卖给你,而是好的坏的一锅烩,都塞进包里,看你是买还是不买呢?国外企业既然有打包的决心,就意味着人家有卖给你的能力。为何?因为国外企业和政府点中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几个死穴,对我国企业收购的底牌一览无余——

1.洞悉心理:心急就得吃热豆腐

我国企业目前的收购狂潮,往往有这样一个假设:欧美经济不景气,导致企业半死不活,这时候如果不下手,等到这些国家经济好转,企业摆脱困境,就再也没有这样好的收购机会了。这句话意味着海外收购是卖方市场,卖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中国买家只能乖乖掏钱,即使要价高一些,即使给你往里面加了些你不乐意要的东西,只怕也不敢还价,谁让你心急呢。中海油收购尼克森,除了151亿美元的收购价,还包括43亿美元的债务,3000多名管理层和员工的全部接收及其他一些附属条件。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如果你硬要吃,只怕就得尝点苦头了。

2.展露优势:谁让你的眼里只有我

大家都买过东西,面对相中的物品,如果你稍微流露出来一点意思,卖家马上会瞅准了狠狠要价,对于砍价的高手们来说,往往心里即使爱煞了某样商品,脸上也是一副视之无物的表情,仿佛在告诉卖家,这个东西一般,不卖拉到。买卖企业也大抵脱不了这样的框架。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无论如何,看起来都不像是砍价高手的风范。尼克森虽然经营状况恶化,债务高筑,但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主营业务——页岩气开发,这属于比较先进的技术。俗话说,一白遮百丑,尼克森这个加拿大破落户正是使用了页岩气开发技术这一必杀技,引得中海油欲罢不能。

3.决胜思维:落后就要挨打

我国企业在国外大肆收购海外产业的时候,是不是也要思考一下,为什么外国人把这些企业卖给我们?除了经济滑坡因素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因素呢?如果说经济不景气是我们走出去收购的*佳时机,那么如果外国人本来就想把企业卖掉的话,是不是这也成了他们的*好理由。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有可能*大的受益者不是我们,而是加拿大政府,他们除了获得真金白银,甩开了风险极高的页岩气开发之外,在打包收购中还有这样的规定:中海油必须以加拿大卡尔加里为中心,帮助加拿大获得更多油气资源,保证加拿大的能源安全。毫无疑问,在产业链中附加值*低的生产环节被加拿大政府扔给了中国企业,但获利*大的市场环节却仍然牢牢握在了加拿大政府手中。

我国企业在海外收购时,想要突破打包收购的制约,获得*大利益,就不能不先问问自己下面三个问题:

1.你缺什么:结合自己的业务发展方向进行收购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之所以被外国企业牵着鼻子走,大部分原因都在于我国企业只看到了被并购企业的优势就忍不住出手,而不关注是否与自己企业的发展规划相符。就好像我们在商场看到东西便宜便下手付账买回了家,却不管自己到底需不需要。企业海外并购不能只把眼睛瞄准海外企业,觉着这些企业千好万好,而是应把眼光瞄向自己,看看自己缺什么,少什么,结合自己的业务发展方向。

2.你要什么:结合自己的目标企业进行收购

我国企业并购海外企业的原因大致是因为品牌、市场、技术等因素,而不是因为碰到便宜货,正好手里又有了闲钱就把这些企业买下,然后再慢慢研究这个企业有什么用得上的地方。我国企业中的行业老大们往往被国外企业的某点优势所吸引,却往往忘了自己内心的初衷,忘了自己的企业到底想要什么。我们在收购海外企业中要尽量奔向自己的目标企业,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对方条件过高,甚至超过了你的心理预期,那该退就退,何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

3.你得到什么:结合自己处理风险的能力收购

中国企业走出去往往都是踏着七彩祥云而来,有声有色,却不料随着一声锣响,很多企业却跌下云头,摔了个大跟头。南京汽车收购百年品牌罗浮,得到的是质疑和冷眼;吉利收购沃尔沃,虽然李书福积极表态,说吉利和沃尔沃是兄弟关系,不是母子关系,但沃尔沃这个海外兄弟在国内好像仍然是有些水土不服;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结果引发了韩国工人的骚乱。有些中国企业走出去之后还带着国内固有的思维去玩,却不曾发现,有些固有思维早已经落伍,不适合**上的游戏规则了。如果能够确保自己有能力来接手新的企业那是*好的,不过,这种能力可不是凭空就具备的。如果这种能力非要通过“交学费”从教训中获得,那是不是应该找一个小点的企业少交一点学费更好呢?

这么多年走出去的结果表明,许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并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我更多看到的是走出去的企业仅仅买了一个国外老掉牙的品牌,就回到国内大肆宣传如同光宗耀祖了一般。我们走出去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更广阔的市场,更先进的技术,更有力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在外国人扔掉的破烂中翻翻拣拣,挑了一些看着还不错,卖相剩几分的破烂就如获至宝。在中国企业如同肩负着神圣使命走出去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问一句,你们到底是想干嘛

标签: 企业管理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