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与调整中实现转变

2014-11-20来源 : 互联网

在发展与调整中实现转变,中国经济摆脱**金融危机阴影后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之年。总的来看,外部发展环境略好于2010年,经济增长预计在9%左右,仍然处于增长率的高位区间。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一方面,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化正方兴未艾;另一方面,现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亟待改变,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迫在眉睫。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企业是推动经济转型的主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企业在2011年的走势对于企业在整个“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有两个特征是预测企业2011年走势及企业谋划2011年发展规划时必须认真考虑的背景因素:

1.成本持续上升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高速成长的,甚至增长更快的是企业经营成本的上升。其中,劳动力工资、原材料与燃料的价格、人民币升值三大因素对成本影响*大,尤其是劳动力工资上升的影响就一直未曾消失过。特别是在2008年《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及实行严厉的*低工资标准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就更是无可避免了。2010年以来,工资水平上升对成本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新近发布的报告,中国在未来五年左右将面临持续的加速性的市场化工资上涨的局面。因此,这种由工资等因素引起的成本上升将影响2011年,乃至整个“十二五”期间的企业经营活动。

2.通货膨胀再起

2010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的回暖,通胀水平在短期内再度同步回升。究其根本原因,仍然归咎于为了应对这场**不遇的**金融危机冲击,货币的“****”超发。据统计,自2008年应对危机以来,粗略估算我国银行体系已累计发放人民币贷款近20万亿元,目前广义货币供应量已接近70万亿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广义货币供应量*大的国家。为了有效调控物价水平,***新近颁布了“国十六条”,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已经**了一揽子的调控政策,力度为近年罕见,物价已经有所回落。但考虑到目前市场的流动性依然比较充足、**输入性通胀因素以及物价惯性的因素,短期内要降低物价水平仍非易事。2010年的CPI走势不可避免地影响2011年的物价水平。如果调控得当,2011年的CPI有望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但不可否认,全年都会面临不小的通胀压力。

面对成本上升、通胀再起的压力以及转变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应该说,2011年中国企业的经营走势既会保持前一阶段特征的连续性,也会呈现出新的、更丰富的特点。其中,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应该*具有代表性、典型性。

一、企业扩张有所放缓

在经济周期、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2011年的经济增长预计会继续回落。与此相对应,从企业层面看,企业的扩张步伐也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而与2010年相比有所放缓。这是2011年企业经营走势的**大特征。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近期发布的《2010·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关于2011年的GDP增长,74.1%的企业经营者预计在9%以上,平均预测值为9.8%,低于对2010年的预测值。调查表明,企业经营者对转型中的宏观经济的平稳增长谨慎乐观。鉴于对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的考虑,企业经营者预期2011年GDP增速不会进一步加快,甚至可能略有回落。接受调查的许多企业家对2011年的企业经营也表示了谨慎乐观的态度。企业家们纷纷表示,要根据2011年的宏观经济态势安排经营。企业扩张放缓的趋势在大企业中更为明显。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新发布的《2010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从2010中国500强企业的表现看,中国大企业的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但是增长的速度比前几年明显降低。受制于上述一系列因素,这种大企业增长趋慢的势头势必会传递影响2011年的企业发展步伐。当然,这种现象并不是单纯的增速下降。许多企业在调整发展速度的同时也寻求质量的提升。他们开始着手建立一种更可持续的稳健的业务增长模式,追求愿景更为清晰,对主业更为专注,对创新的追求更为实际,对内功的修炼更为倚重,对机会的追逐更为谨慎,实现公司从“快公司”向“稳公司”转型。

二、国企与民企共同发展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体制、法律法规的逐步成熟、完善,从所有制角度看,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并驾齐驱、比翼双飞的局面已经大体实现。2011年,这种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共赢发展的格局可以说更为明显。

1.国企保持发展势头

在经过长期的国企改革“阵痛”后,我国国有企业成功地收缩了经营战线,优化了治理结构、提升了管理水平。以央企为代表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实现了大幅度的提高。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新近发布的《2010·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显示,当问及“您对贵企业下一阶段的经营发展信心如何”时,表示“很有信心”或“较有信心”的比重,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信心强于民营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企业经营者对未来的信心还表现在企业的用工计划上。调查显示,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目前用工“增加”的比“减少”的多20.9个百分点,要高于民营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有企业从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及十大产业振兴中获益*大。这些因素都会增强国有企业发展的后劲。因此,国有企业定会在2011年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标签: 企业管理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