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洞彻成败的思维方式,一个人在一畦麦田里寻找*大的那颗麦穗,但他只有一次机会,且只能向前走。如果选择了眼前的这个意味着放弃了接下来所有的机会,一旦放弃了眼前这个则意味着再没有机会重新选择,而前面的麦穗又具有不确定性,该如何选择?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类似的问题,因不能同时踏进两条河流,很多人陷入困扰,难以决断;而作出抉择之后,又不知如何加以利用,使决定转变为成功的结果。究竟该如何选择*优策略?如何成功做事?又如何透过迹象探寻动因及推演未来?
如何选择*优策略
1.群体决策方式
一群刚入学的大学生,彼此都很陌生,因未来四年的时光大家要一起度过,同学们都希望通过某种轻松的方式相互认识一下。班长组织班委一起讨论,有人提出去海边看一看,另一个人马上站出来反驳,大海实在没什么可看的,无非水多一点;又有人提出可以去百里外的泰山旅游一次,另一人马上反对:泰山地形险要,曾有游客出过意外,如果有同学受伤如何交代;要么去新马泰,但穷学生哪有那么多*班委们提出了种种不同的方案,但均因意见不一致而没有结果。*后班长急了,随手指着在场的惟一女孩:“**讨论了,你说去哪儿就去哪儿!”那女孩说,干脆围着咱校园转一圈吧,***果校园也没能转成。
这类情形在很多企业乃至家庭的决策中经常见到。
上例中,如果*先列出这件事的目的——为了彼此认识,然后讨论基于这个目的所需的标准或条件,如环境要求、所需时间、可承受的费用等等,*后再列举一些具体的地点,就会发现总有一两个地方能够满足要求。这既节省了时间,也会是一个较佳的方案。
其实,问题的**在于,大家只是在就事论事,没有回归问题的本质,更没有跳出就问题看问题的格局局限。而这背后是一种逻辑思维方式,即**步为“目的”,第二步为“条件因素分析”,第三步为“具体措施”。
在需要进行群体决策的事件中,如果以这种思维方式组织会议,就能让会议快速且有效。
2.个人决策方式
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在本质上有相通之处,但也不完全相同。
例如面对某套房子或衣服,买吧不是特别理想,不买吧有可能错过机会,究竟该买还是不买?又如张三和李四同时在追自己,张三人长得帅气,家境较好,但学历低、为人一般;李四才华横溢,稳重又有责任心,但长相、单位一般,如果选择其一又不甘心放弃另一个,该如何权衡这类问题的逻辑思维方式可以分为四步:**步,*先列明自己的目的或者想要的是什么;第二步,穷尽各方案的优、缺点;第三步,比照目的后做出选择;第四步,进行风险评估,即一旦这个决策失误,自己是否能承受得起?可以多大程度上承受?
在这里用一个具体的事例加以说明(下表是笔者5年前选择非居住城市商品房时的决策过程,以供参考)。
本来一直困惑的是否购房,通过这种分析就可一目了然。所以当时就买下了,事实也证明当时的决策是正确的。
本节的两个案例是两种不同的性质。班委案例是为寻找合适的对象,故根据目的先列出标准,然后寻找*佳的方案;购房案例则是对已有的对象进行分析、判别,然后决定取舍。
如何成功做事
在这里,把如何成功做事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要依靠自身努力即可完成;另一类是必须依靠他人的协助,或者说需要别人来替自己实现目的。
1.靠自身努力即可完成
这类事情的完成,需要有清晰的思维构架:**要清楚自己“要什么”,也就是目的;然后要知道自己“在哪里”,也就是目前所处的位置;第三是进行分析,找出二者的差距,也就是考虑“做什么”;*后是“怎么做”。
本节中用三种不同类型的事例加以说明:
事例一:需要先分析出目的进而考虑解决方案。
笔者多年前就读大学时,由于长途客车非常少,载客量又小,车票更是没有座号,只有流水号,因此春运期间谁能坐上车谁就可以早回家。司机一般会在发车前三五分钟才上车开门,这时等候已久的乘客会一拥而上,挤个你死我活。而我通常采用的办法是,在那些乘客挤在车门口等候司机时,把逐个车窗开一遍,总有一两个没关的,然后就把行李扔进去,待他们挤完后,自己则可以慢悠悠地上去找出自己的座位。
为什么这种方法很多人没想到?原因在于大家天天在喊 “挤”公共汽车,思维始终限制在一个“挤”字上,其实“挤”仅仅是一个过程,能“坐上车”才是目的,如果大家的思维稍一转换,任何人都能想到这个办法。
事例二:目的已明,靠分析过程来达成。
英国伦敦有家报纸曾经刊登一则广告:以5万英镑征集由伦敦到罗马的*快捷旅行方法。因为奖金不菲,问题奇特,一时应者如云。*后,刊登广告的事主将奖金颁发给一位中年妇女。她的答案是:找到一位心仪的旅伴。
问题是,她的这个思路是如何产生的?
通过逻辑分析就会发现数万人冥思苦想的答案其实非常简单。*先回归问题的本质,根据中学物理的速度公式:速度V=S/T;然后寻找二者差距,距离S是无法改变的,核心点在于时间T,时间则有相对和绝对之分,如何才能实现相对时间的缩短?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间就会过得*快,答案跃然纸上。
为了更加确切的说明,再举另一个复杂类型的事例:
事例三:需要一整套方案来实现。
目前作为高端消费的女子皮肤护理店方兴未艾,包括一些外资品牌也开始介入,但综观南北,民族品牌真正火爆的并不多见,其实只要方法正确,照样可以顾客盈门。下面具体分析这种运作思路:
**步,*先需要确定开店的目的。一般赢利是主要目的,那么如何才能实现长久的“赢利”?惟一和有效的办法是满足顾客的需求,并为顾客创造价值。
第二步:进一步研究顾客需求。做皮肤护理的顾客一般分为四类:**类顾客为老板娘、官太太等富婆,这类顾客*不缺的就是*,而她们的根本诉求点是想通过保持自己不老的容颜,实现家庭的健康;第二类是独立性较强的女白领阶层,她们的目的是为了长久保持自己的青春魅力;第三类是跟风者,这也是为什么在护理店内看到下岗职工的原因;第四类是临时起兴者,包括流动顾客等,她们往往只为了缓解一时的情绪或压力。
因篇幅关系,只针对**类顾客进行分析。
作为皮肤护理店,要在实现顾客美丽的同时,尽量创造一些机会对其观念加以引导,以营造和谐的夫妻关系。换句话说,可以通过满足美丽需求、社交需求(创造该类顾客聚会的机会,既可以相互认识、沟通,相互影响价值观,又可以彼此传授“管理”老公的经验)和名声需求(可以利用合影照片的名人效应、价格差异化、每天限额顾客)等等,来赢得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