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管理有其积极意义回应

2014-12-15来源 : 互联网

举世已公认其魅力。但精益生产是怎样得来的呢?在门田安弘《新丰田生产方式·中文第四版》的第九页是这样描述的:“在丰田生产方式当中,‘作业标准化’仍然继承并深化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方式;福特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流水线作业方式仍然存在于丰田生产方式之中;美国工业工程(IE)理论与丰田的经营理念在这一生产方式中得到了有机的结合与创新;美国质量管理**戴明、朱兰以及管理**德鲁克的经营管理理论也对这一生产方式的诞生与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丰田的这个例子已明确告诉我们两点:一、**管理与创新不必然是悖论;二、相反,站在*人的肩膀上,可能取得的成绩更大——先向**学习,然后通过创新而超越**;还可同时向多个**学习,然后集大成,可更好地成就**企业。

创新可粗分为两种:继承式创新(通过**学习并消化)、从天而降的创新。企业应依据自身的特点选定创新的类型,而不可偏执一端;而且,继承式创新显然要比从天而降的创新更易被绝大多数企业所接受。故而,《**管理阻碍创新》一文显然还犯了理想主义的毛病——似乎一味在强调毫无借鉴、从天而降的创新。这对绝大多数企业当然很不现实,一则因为从天而降的创新,往往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而多数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如此一来,会导致创新成本太高; 二则一旦周期太长的话,会白白错失良机失去市场份额——在合法的前提下,企业的根本目的是要***地获取*大利润,而不是搞创新(创新只是获利的手段而非目的),必须要清醒地看到这一点,不可本末倒置;三则绝大多数企业,显然也不可能拥有乔布斯、比尔盖茨那样的天才人物,我们又怎能如此苛求绝大多数企业去搞从天而降的创新呢?

《**管理阻碍创新》一文有其美好的动机:告诫企业不要偷懒而要勤奋点搞创新。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忽视一点:任何管理方法均有弊有利,**管理自然也不例外,而不宜一棍子打死。

标签: 企业管理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