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2014-12-10来源 : 互联网

如何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劳资关系反映出社会的生产关系性质、劳动者的利益和社会地位以及劳动的质量和效率。只有劳动者的利益和相应的社会地位得到**,劳资关系和谐稳定时,劳动的质量和效率才能*大限度地提高,才能**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物质基础。

当前,一些企业不和谐的劳资关系表现在,企业用工合同不规范或没有用工合同;超时劳动且报酬极低;随意拖欠和克扣工人工资;漠视安全生产;缺乏基本的社会**体系;由于资方在劳资关系中拥有**的话语权,因此一些企业根本没有给员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企业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致使劳动者时常遭遇医疗、工伤事故,导致劳资关系不断恶化;忽视职工的全面发展问题等。

一、企业不和谐劳资关系的成因

1.法律体系不健全。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像劳动监督,有些方面根本没有立法,致使对违法的企业主无法采取相应的措施。法律的规定过于抽象、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同时,执法力度不够。对现存的法律法规没有做到坚决**地执行,尤其是涉及对企业主制裁的相关法律,对资方侵犯职工权益的行为和职工要求权益保护的呼声不予理睬。

2.一些地方**持漠视态度。在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观背景和强资本压力下,一些地方**为了引进或留住投资,发展地方经济,以所谓营造宽松投资环境的名义,对投资方一些无理甚至违法的要求予以默认,在劳动、安全、环境法律法规执行方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工人的申诉采取拖延、刁难的态度,只是在事态严重时采取一些运动式清理整顿威慑用人单位。实际上,一些**部门怕公正执法吓跑投资者,已经站在企业一方变相维护企业利益。

3.一些企业工会组织成为一种摆设。工会组织不健全,职工有困难找不到工会,找不到**的渠道;工会调节作用不大。现有的工会一般都脱离了劳动岗位,被纳入国家行政干部序列,其工作也只是发放福利而已。工会在经济地位上不*立,不是一种*立的中间力量,对于职工的呼声也只能寄予同情、积极呼吁,不敢拿起法律武器,据理力争。

4.一些企业法人唯利是图。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利润的局限和抗风险能力差,更可能遇到经营上困难的情况;管理上重视效率但不够完善。许多中小企业起步较晚,家族制管理规范化程度低。企业法人也大多没有受过**教育或高等教育,科学管理知识、法律知识欠缺,管理手段粗暴,依靠低成本完成资本的积累,将利益*大化作为企业唯一的追求目标,缺乏社会责任意识。

5.部分劳动者有理无知。我国中小企业的一线生产工人,受教育的程度较低,文化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权利,更谈不上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各项权利了。面对企业法人不公正的待遇,由于他们各自的狭隘**思想,导致他们缺乏统一的为自己争取合法利益的机制,注定他们成为这场博弈的受害者。因此他们有的表现为隐性抗争,惹不起躲得起,以致引发大规模民工荒;有的表现为显性抗争,采用极端非理性方式情绪化**。

二、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途径

1.**要加强执法和监督力度。当前,我国劳动法律法规特别是**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虽然已出台《劳动法》,但还需要一系列单项劳动法规与之配套,尤其是对劳动者的保护性法规,如工伤事故赔偿法、疾病与残废**法、工资法、雇工法、劳动**法等。因此,必须加强对企业业主的守法经营教育和监督,加强对劳动和安全法规的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标签: 企业管理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