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不做开关式管理者

2014-12-04来源 : 互联网

企业管理不做开关式管理者,作为管理者,你是不是在从事相对固定的常规工作,进入一个阶段就出现一个什么安排,于是就开始做什么事,按原定的企业总目标来计划阶段性的工作任务,以及应对紧急事务。也就是说,对于每个工作都按照既定的计划展开,数年都如此重复。

开展具体工作时,总是拿起电话找相关的人员处理。你是否觉得自己的工作越来越索然无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都在做着几乎相同的工作?同时,你常常感觉到,你的部下越来越表现出“老油条”与僵化的现象?如果这几个问题都成立,那么,你就是“开关式管理者”,你的管理方式就是处于典型的开关式管理水平,你所处的组织已经缺乏了基本的活力。

企业初创时期,很少设置既定的运作流程、权限范围与固定的工作计划。当企业开始进入规范化运作时期,“开关式管理模式”的益处是不言而喻的。*先,它起到了对各个职能部门及其**权力进行积极约束的作用,避免了“权力坐大”的现象;同时,当一个人或部门的能力不足时,可以通过系统去弥补与完善,从而提升组织合力。那么,“开关式管理模式”靠什么方式避免“权力坐大”呢?其实,绝大多数情况下的做法基本上是相同的,即内耗。也就是耗掉一些私人的权力欲,避免组织利益受到损害。当组织里一些人的能力不足,但他确实忠于组织,则可以通过设置能力优于他的部属去替他做事,或依靠其他部门去帮衬他做事,等等。

这样,“开关式管理”就开始逐步生长在这个组织结构中,各个职能部室及其管理者成为了各个管理节点的“开关式管理者”。他们遵守相关的职责规定,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与内容,甚至经常是依照惯例,开展工作。什么时候该去哪里以及做哪些事?大致和一个水力企业的开关工人一样:在一个特定时间点,去一些特定的地方以及拧几个具体的开关。几乎没有创新。因为开关的初始设计、开关的位置布局及其功能,以及对它们的损坏的系统维护等等,都不是由这些“开关式管理者”去做的。他们的主要职责,几乎和开关工人是一致的,体现为具体的“开”与“关”。至于他们“开”与“关”之后的事情,那是具体的人或部件,按照相关的工序与功能去运行的。

经常有人说:“当官是*容易的。”大概就是对“开关式管理者”工作能力的客观评价。再大的“官”,你都只需要“按”开关即可。当然,按错了,那就有问题了,会使企业亏损。不过,和开关式管理模式的***(新机构或组织的追求者及获胜者)们真枪实弹的打拚过程**不同的是,其继承者展开的是无硝烟的组织博弈。不属于开关管理模式***的“开关式管理者”一般都是管理的智残儿,但他们却是玩弄组织关系游戏的聪明人,几经人事关系的磨练,一个组织不同任期内往往总有一个家伙能成为机关强人。他们的存在不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但有利于维持极权统*。这些人深谙潜规则,其**胜出者也是对组织潜规则进行修改与补充的潜在人物。

“开关式管理模式”是长期不变的,潜规则是一个“官”一个玩法。因此,看似管理水平很差的组织,往往组织关系之“水”深不可测。

对这样的企业的关键管理者,不要说和他们谈管理与绩效,就算谈业务,他们也常常是爱答不理的。原因是,其所在市场要么不存在监督与约束,要么不存在竞争对手。这些人的基本工作就是“按开关”,他们的工作基本面就是通过内耗来保持系统稳定。也就是说,如果权力、资源或市场不调整,只要这个组织的系统稳定,他们就是安全的,他们业务的相对市场就是安全的。

那么,“开关式管理模式”的弊端是什么呢?

一些“开关式管理者”的问题在于很不敬业。不仅如此,还要拉帮结派、任人唯亲;更要命的是,他们还以为自己这点本领很牛,智商、情商属于天才水平。如果都是这些人在把持开关,组织内其他人的前途就可想而知了。

“开关式管理模式”的问题,至今没有好的方案可以****。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的背后都有更大的“开关式管理者”,他们的关系好到可以置企业利益于不顾。问题是,对目前大多数资产规模十分庞大的企业来说,即便是“开关式管理模式”执行得不怎么好,组织照样还是很稳健。

那么,如何改进一些企业的僵化模式,提高工作人员的活力呢?

我建议,每半年,引进一些新的思想、概念、工具或技术等,来激活各级管理者的神经。通过冲击大脑,赋予相同工作不同的意义,让他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厌倦机械化的工作,转移***“开关式管理者”的关注焦点,从而实现*根本的管理目标。做到这一点,虽然不能提升工作本身的水平,但可以避免降低企业的总体运营能力。另外,对企业的核心高层管理者来说,尽管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对技术层面、业务模式与组织架构等方面的创新,但他可以反复强调,让那些容易出现管理休克症状的员工保持对新知识、***、新管理思想的敬畏,实现企业的总体计划与目标任务。相反的例子,一般的“开关式管理者”表现为嘲讽,甚至和部属一起嘲笑新的思想、概念、工具或技术,他们只会令组织管理更加僵化,组织活力越来越差。

简要地讲,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主要目标,在精神目标上都是一致的,就是让各级管理者保持谦虚与积极的心态,避免滋生自高自大,不培养“老油条”。比如,许多人都觉得企业请外脑培训、策划内部**、定期编写内部刊物没有什么明显的价值,而为什么许多企业还是要作为常规工作来做呢?因为,有些事情,要在组织内部办,至少可以营造学习气氛和增强员工凝聚力;有的事情,要在组织外部办,目的是让员工**视野,也能受到外部智力与信息的冲击,还能陶冶情操,营造较好的员工关系。

标签: 企业管理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