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在差异中构建和谐

2014-12-01来源 : 互联网

企业管理在差异中构建和谐,和谐,是人类千**来的追求。3000多年前,中国的甲骨文和金文,就有“和”字。三代末的西周时期,西周太史伯即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的观点,也就是事物的形成,是以不同要素相互作用统一为条件的。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继承和统扬了“和”的文化,建立了以“和而不同”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和谐是一个相对的、发展中的概念,它以事物的矛盾和差异为前提。和谐是运动中的平衡,差异中的协调,纷繁中的有序,多样性中的统一。正因如此,“和而不同”可以说是和谐的常态,是肯定事物多样性的统一。

可见和谐决不是“无冲突境界”。构建和谐,不是要消灭各种差异与矛盾,而是要使各种差异形成一种合力,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

要把握和谐的本质,就必须研究各种差异的特质及其内在联系。

*先,要理解把握积极差异和消极差异的特质及其内在联系。差异可分为有利于社会及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积极差异和不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消极差异。例如,按劳分配所形成的收入差异就是一种积极差异,它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性,有利于**更多的物质**。能力、性格、年龄不同而形成的差异也是一种积极差异,它能形成团队内部的互补。而等级制度造成的差异是一种消极差异,它把人的发展空间限定在等级之中,阻碍人们能力的发挥。积极差异可以带来和谐,消极差异则往往是冲突的隐患。积极差异也应有适当的限度,超过了一定的“度”,它就可能发生质变,积极差异就可能转化为消极差异,从而导致社会不和谐。

其次,要理解把握横向差异与纵向差异的特质及其内在联系。我们在分析差异时,既要看到横向比较所生成的差异,又要看到纵向比较所生成的差异,既要看到业已存在的现实差异,又要看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断形成的新的差异。我们要在纵向差异中、在发展过程中改善横向差异的不合理存在状态。现实中许多不合理的差异是导致不和谐的根本因素,是改革的对象。和谐只能是发展中的相对稳定、协调,这不仅因为运动发展着的社会只能在动态中达到平衡,而且因为纵向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发展利益也有利于消解横向比较差异所形成的心理压力。例如目前贫富差异明显拉大,但同时仍能保持社会稳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纵向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人们的纵向比较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而相对淡化了贫富差异的横向对比强度。

正确认识差异的特质和内在联系,对于我们正视差异、合理利用差异、构建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构建和谐不是要取消各种差异与矛盾,而是使各种差异形成一种合力,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认识差异、正视差异、化解矛盾,*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也是构建和谐的要义。构建和谐不是要从根本上消灭差异,不允许各种矛盾存在,而是要正视差异,善于协助和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在追求和谐中分析差异,处理矛盾,在协调多方利益,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中不断求得新的和谐,从而激发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力。

正视差异,有效利用差异,构建和谐,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

1.有效利用积极差异

积极差异是构建和谐的基础。有效利用积极差异,不仅要合理利用现实业已客观存在的积极差异,还要有意制造各种积极差异。

一是在人员配备上利用积极差异。在**班子配备上,要综合考虑班子成员在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甚至在个性特点上的差异和互补。一个班子中,既要有思路开阔、敢想敢干的决策型人才,又要有人际关系好、综合协调能力强的组织型人才,还要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冲锋带头的执行型人才。各种差异的和谐互补,*终能够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集体。在员工团队配备上,既要有思路敏捷、灵感频现的创新型人才,也要有基础扎实、理论深厚的研究型人才、还要有配合意识强、实践经验多的操作型人才。各种类型的协调配合,能够形成一支具有较强战斗力的员工团队。

二是在人才培养上要针对特点,区分层次,为差异化配备**条件。要在实际工作中,按照**班子和员工团队的不同配备需求,根据职工各自不同的特点,有意识地分层次培养。如在科技人才的培养上,*先抓好***人才培养。先后实施了“541”和“1321”人才培养规划,着力培养学术技术***,促进了***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二是抓好骨干人才的培养,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三是抓好年轻人才培养。注重在年轻人中选苗子,发现有培养前途的青年人才,采取进修培养、挂职锻炼、现场实践等措施为其成长**条件。

三是在管理机制上有意识地强化积极差异。在分配机制上,按照多劳多得原则,拉大分配差距,促进职工不断通过自己的努力,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在人才使用上,对于贡献突出、职工公认的优秀员工通过重用、提拔、适时激励等措施,进行表彰,促进职工发挥自身潜力,做出更大贡献;在宣传教育上,大力宣传优秀职工的事迹,并在福利待遇等方面,向优秀人才倾斜,使职工看到差距和自身的不足,提高争先创优的积极性。

2.有效遏制消极差异

消极差异是影响和谐的因素。有效遏制消极差异,关键要在教育、制度、发展上做文章。

一是依靠思想教育遏制消极差异。人员配备上的差异利用得好是积极差异,利用不好也会转化为消极差异。因此,必须通过扎实有效的思想教育保证其发挥积极作用。思想教育的关键是共同愿景的教育。个体的不同差异、个人的不同需求,只有将它们统一到单位发展的统一目标中才能发挥互补的作用。不同的差异在更***上的统一目标下就会形成和谐的力量。只要大家都是围绕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不同的差异和特点就会产生互信、互谅、互补的作用。

二是依靠管理制度遏制消极差异。*先,要加强廉洁勤政建设,保证班子成员廉洁奉公、模范带头。坚决打击职务腐败行为,使普通员工看到的**干部与自己的差异来自于压力、水平、贡献上的差异,而不是地位带来的不正当差异,从而消除客观地位差异的消极影响。其次,要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打破论资排辈、重学历、不重能力等条条框框,在单位营造“岗位高低看能力,收入多少凭贡献”的氛围,消除因为硬性的等级界限带来的消极差异。

三是依靠快速发展遏制消极差异。要致力于企业的发展,并使全体员工都在单位发展中得到利益,通过员工对自身纵向对比的不断满足,遏制由于一味横向对比所产生的消极差异。

标签: 企业管理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