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浅议头衔通胀

2014-11-26来源 : 互联网

企业管理浅议头衔通胀,若干年前,当您看到“*席执行官”的头衔时,可能会肃然起敬。渐渐的,社会上的“*席某某官”多了起来,如*席执行官、*席财务官、*席人才官他们**像以前那么神秘。如今,当您看到“*席道歉官”、“*席安保官”、“*席对外联络官”等头衔时,您会联想到什么?如果有人告诉您,他们分别是客服人员、看门老大爷和后勤阿姨,您又会作何感想?

早在199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著名小品演员黄宏和侯耀文就曾联袂表演过一个名为《打扑克》的小品,他们二人用名片打起了扑克,以头衔的大小来决定胜负。这个小品红极一时,其中有一段对话说道:“现在的名片是你送给我,我送给你,10个名片9个经理,就剩下一个,还是经理助理。”实际上,在当今社会,这种现象更胜当时。不起眼的小公司,设置了一大批“老总”级的职位,在各类媒体上“*席某某官”的出现日渐增多,而且不断蔓延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就连我们普通人眼里单纯的少先队员,也被冠以“5道杠”,备受争议。

归根结底,上述这类现象都是“头衔通胀”的现实反映。

“头衔通胀”的原因

所谓头衔通胀(title inflation,也译作职衔通胀),简单理解,就是有意将岗位头衔与岗位角色错误地匹配在一起的现象。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经通过在线方式,对1933人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6.9%的人感觉当今社会“头衔通胀”现象普遍,其中38.4%的人表示“非常普遍”。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全球进入‘职衔通胀’时代,不少企业的*席、副总裁等职级泛滥。也有学者指出,随着老一辈陆续退休,加上管理层遭遇全球挖人,企业在人才缺乏的情况下,只能晋升未够资历的员工任管理层,因而“头衔通胀”会愈来愈严重。”

那么造成如此严峻“头衔通胀”形势的原因有哪些呢?笔者将“头衔通胀”的成因总结为以下几点:

“不涨钱,长头衔”。对于公司而言,涨薪是一个需要谨慎处理的问题。由于如经济危机等宏观经济形势不景气,公司财务状况欠佳等问题,在面对员工涨薪以及个人职业发展等需求时,公司无法支付更高的薪资,却想要留住核心人才的时候,“长头衔”的做法就成了最为便捷和经济的管理方法。在美国,有专家研究发现,在不改变工作职责等其他条件的前提下,提高头衔达到的效果相当于提高了10%的工资。有专家指出,企业紧缩成本,多以提高职衔取代加薪,尤以金融、零售界最常见。

标签: 企业管理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