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企业成员的自我教育

2014-11-24来源 : 互联网

企业管理企业成员的自我教育,将管理与自我教育结合进行研究,许多中外学者都作出过努力。管理学者曾仕强认为:“管理是一种历程,起点是修己,而终点则是安人。”“在管理的历程中,透过好好做人把工作做好。在职场中修炼自己,逐渐提***,完成修、齐、*、平的人生任务。”这里所谈的管理过程中的“修己”、“好好做人”、“修炼自己”,就充分揭示了管理与自我教育之间紧密的关系。

从管理角度而言,管理的灵魂是教育。员工不是被管理出来的,而是被教育出来的,因此,企业管理*核心的内容就是企业要有有效的教育。

在当今新经济环境下,企业中知识丰富、思维活跃、活动空间广泛、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的成员越来越多,在此基础上开展自我教育活动,应该说是*经济、*有效的管理办法。

企业成员自我教育**机制

**社会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内在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人的行为是人与其所在的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个体需要在人的行为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等级的需要,是一种**的需要,是自我教育的需要,当然也是企业成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超越的内在动力。

自我实现需要可促使企业成员的自我教育行动更加自觉、更有目的、更有计划和更有信心,从而**自我教育行动的有效达成。能否促使企业成员产生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感,就成为**企业成员自我教育目的实现的关键。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一个核心概念,主要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班杜拉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通过自我认知过程、自我选择过程、自我体验过程等三个环节激发人潜在的自我,开发和促进人的自我教育,进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企业成员要实现的自我,其实就是社会中的自我,也即***所说的“全面发展”的人的自我。

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企业成员强烈的自我效能感和强烈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对企业成员自我教育的发生、发展将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也对企业绩效的实现、企业目标的达成产生重大的影响。

企业成员自我教育的动力机制

1.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

推动个体进行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是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矛盾。这一矛盾激起个体内心冲突,推动个体去否定、改进和提高现实自我,并努力促成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转化,*终实现理想自我。

自我教育从平衡状态,即企业成员尚未意识到的自己现有不足的时候所持的心理状态开始,在自我意识的推动下,开始对现实自我进行评价,形成自我教育的动机,进行理想自我的建构,达到理想自我的实现,从而进入到新的自我平衡状态,然后循环往复地进行。

2.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发展和同一

企业成员绝大多数都已臻人生自我发展的成熟阶段,他们都在不同程度地主动探索人生,通过积极的探索来获得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性混乱。自我同一性的实质就是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同一。如果企业成员能形成积极的自我同一性,那么他就会感到快乐、自信,感受人生之美好;反之,就会形成社会或所在企业不予承认、很难接纳的角色。

自我同一性由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提出。这一概念重视主观的意识体验,强调的是“自我同一性感觉”。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意味着个体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对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以及对未来自我的发展做出自己的思考。员工进入企业后就开始了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整合统一的探索,这一整合统一过程就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过程,也是企业成员自我教育动力机制**的结果。

标签: 企业管理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