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醉人长鼓舞

2011-12-23来源 : 互联网

 

一位瑶族诗人说,长鼓舞是瑶族的象征,如果没有长鼓舞,瑶族就失去了与其他热爱舞蹈艺术民族的区别。居住在江华瑶族自*县深山中的瑶族同胞,还传承着原始古朴的瑶族长鼓舞。

11月16日下午,我们来到该县崇山峻岭环抱中的大圩镇文明村,远道而来的我们受到了*隆重的礼遇,村里组织的队伍身着瑶族服装,在村口跳长鼓舞、放鞭炮欢迎我们。舞者们边击长鼓边退着行路,将我们一直迎到屋坪前,并郑重地端上脸盆,捧上毛巾,请长途跋涉的客人洗脸。

舞蹈队伍中,领队的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明华。他已经68岁了,以前是民办教师,1981年开始跟老鼓王李根甫学习长鼓舞。从赵明华口中,我们得知,他的老师李根甫从9岁起先后跟四个师傅学习长鼓舞,集多家之所长,经过几十年的积累,终成一代鼓王。年轻时的李根甫,常和伙伴出去表演长鼓舞,正月初一出去,到十五还回不来,因为四里八乡的村民都喜欢看他们的表演,到每个村都挽留他们多表演几场。遗憾的是,李根甫已于2008年去世。

休息一会后,赵明华和34岁的儿子赵能文登上八仙桌,深吸一口气,随着锣鼓伴奏的旋律,长鼓开始在他们手上舞动,或蹲或站,勾腰抬腿,行云流水,没有一丝拖沓。表演完毕,赵明华告诉我们,在八仙桌上一共跳了10套舞蹈动作。而长鼓舞总共有72套动作,反映的是瑶族人们的生产生活、喜庆丰收,还有模仿动物的动作、植物的状态等等,既可以*舞,也可以双人舞、三人舞,乃至群舞。

可以说72套长鼓舞就是一篇内容丰富的瑶族人民生活叙事诗。建造木屋的劳动是长鼓舞的表现内容之一,有一组20多个专门表现造屋的动作,从寻地开始,到找树、砍树、锯树、上梁、盖顶,真实而又形象地反映了瑶族频繁迁徙的生活。瑶族艺人把日常山居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自然界一些有趣的东西,通过长鼓舞进行艺术再现,如表现禽兽的金鸡展翅、画眉跳笼、山羊反臂等;表现植物的大莲花、小莲花、古树盘根等。还有一些舂米、筛米、扎腰带等表现日常生活细节的动作,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域特点。

在赵明华家,有一面老长鼓,是用野山羊皮和梓木精制而成,已有300多年历史。1988年,有个美国人出两万美元要买这老长鼓,当年的老鼓王李根甫坚决不卖:老祖宗传下来的很多东西是不能用**来衡量的。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许多民族、民间文化都日渐式微。文明村里又还有多少人在传承老祖宗的东西?我们忍不住问赵明华:“村里还有没有年轻人会在八仙桌上跳长鼓舞?”赵明华答道:“不多了,大多数都外出或读书、或打工**去了。”不过,赵明华对长鼓舞的传承还是有信心的,因为在这支10个人的舞队中,除了他和儿子赵能文,其余的8个都是10岁左右的孩子,“只要年轻人愿意学,长鼓舞就不会断代。”长鼓舞的内容是瑶民在生产生活中的艺术再现,也是他们情感和心理的一种宣泄手段,故瑶家儿女中想学愿学的不乏其人。

临行前,赵明华又带着舞队跳起送行的长鼓舞,将我们一直送到村口,浑厚悠长的鼓声一直在我们身后回响。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