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黑茶的起源与诞生

2011-10-21来源 : 互联网

中国是茶的祖国,茶*早产于中国西南,然后逐渐向东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扩展.唐朝时,茶业已遍及现时的产茶区.茶的饮用习俗则由南主逐渐向北部地区传播,至宋朝,茶叶已成为西北游牧民族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且举国上下,从皇宫贵族到平民布衣皆喜饮茶,中国*早饮用的茶是绿茶的团饼茶,发展到明朝,废除团饼茶,改饮散茶.

由于西北地区气候寒冷,不宜植茶,所需的茶叶必须从南方用人力或畜力运至北方,因路途遥远,运输时间往往需要一年半载,途中风吹雨淋,日晒夜露,茶叶的内含化学成分聚合,使原本汤色青绿,滋味浓强的绿茶变得汤色红浓,滋味醇和,干茶色泽也因此变得深褐,当时又称为乌茶. 真正的黑茶起源于湖南安化一带,1524年中国历史上*早出现有"黑茶"的历史记载.

黑茶是西北少数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饮品,古时西北不产茶也缺少蔬菜和水果,而人们所食之物为牛肉,羊肉和奶酪,不易消化,使人易患疾病.茶不仅能补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而且能消解脂肪,祛除油腻,故自茶传入北方后,茶便成了北方少数民族赖以补充维生素,防病,*病的主要物质,以至"不可一日无茶".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文献记载了茶在西北少数民族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西北属于寒温带草原气候,牧草丰饶,盛产马匹,马匹是古时运载和征战的*佳工具,且为不产马匹的汉民族(中原地区)所需,汉民族**为了加强国防力量,增加**财政税收,利用中原地区所盛产的茶叶与少数民族地区的马匹进行交易,使两者各得其所.于是在中国古代历史出现了历时千年之久的"茶马交易","茶马交易"从中国的唐朝开始至清朝末年结束.**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如"榷茶司""茶马司"等对"茶马交易"进行管理和控制,为促进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和巩固国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黑茶是"茶马交易"中"茶的主要种类之一,当时称为"官茶"(官茶易马,商茶给卖).1595年,明朝**认为湖南茶产量大,味浓,刺激性强,更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加奶酪的饮用方式,遂将湖南安化所产的茶定为"官茶","官茶"运往陕西咸阳和泾阳带加工成"泾阳砖"--茯砖,然后运往西北地区交换马匹.

除官茶外,中国的商人也经营私茶,获取利润,经营茶叶的商人以陕西商人和山西商人为主,茶叶来自全国各产茶区,以汉川,湖南,湖北,福建*多,其中黑茶以湖南*负盛名.

今天,中国各民族和谐相处,均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需要"以茶易马".中国**把边销茶的供应作为一项民族政策,实行"敞开供应,补贴差价"(产区的成本价格高于销售价格),以**少数民族放心喝上低价(便宜)茶.

黑茶的起源

(一)蒸青团块绿茶演变为“四川乌茶”

自神农尝百草,发现茶这一神奇的植物后,人们便开始利用茶,*初为生煮羹饮,为了改进茶的滋味,方便运输与储藏,中国古代茶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开始制作饼茶,唐宋时期的饼茶又叫团茶或片茶,实际上是团块绿茶,是现代紧压茶的前身。

团饼茶的原料开始是很细嫩的,主要消费群体为达官贵人。随着民间饮茶风俗的兴起,特别是边区少数民族需茶量急增,团饼茶的原料开始由细变粗。粗老的绿茶团饼在未运至销区时,滋味粗涩,青味重,不宜饮用。

那是产地为川陕、长江流域及东南茶区,而销区为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运输路途遥远,人背马驮需一年半载。运输途中,风餐露宿,天气多变,茶叶包装又是篾篓包装,防潮防湿性能差,吸湿性强的茶叶极易回潮变色。团块绿茶经长时运输到销区后,因湿热作用使茶品由翠绿变得乌润,故在当时称为“乌茶”,“乌茶”由于多酚类物质的氧化聚合,茶品的滋味也由粗涩变得醇和,汤色红艳亮丽,更适合加奶饮用。这种茶便受到边区牧民的极大欢迎。

11世纪前后(1107年)四川就产乌茶。当时的“乌茶”,就是将鲜叶经过蒸青制成的绿茶,由当地茶课司征收,运交茶马司与西北各游牧民族交换马匹,这便是从宋代开始的“茶马交易”。据《明史.茶法》记载:明太祖朱元璋“诏天全六番司民,免其徭役,专令蒸乌茶易马”。由于四川乌茶主销北方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是在茶马贸易中发展起来的,故又称“番茶”。

四川乌茶按其销售区域又分“南路边茶”和“西路边茶”。“南路边茶”沿今天的茶马古道经迪庆及**的昌都,**等地后,可入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地区;“西路边茶”则出汉水入陕西销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蒙古及中亚细亚、西伯利亚,亦为“丝绸之路”。

(二)黑茶的诞生茶文化社区.

四川的乌茶并不是真正的黑茶,“黑茶”一词的出现始于明代前期(15世纪)的湖南安化。

安化素有加工烟熏茶的习惯,茶叶通过高温火焙,色泽变得黑褐油润,故称“黑茶”。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产地有限,悉征黑茶”,安化黑茶采用锅炒杀青、踹揉、沤堆(前发酵)、松柴明火焙干,即将做色工艺在初制作过程中完成,且增加了松柴明火烘焙工艺(不同于乌茶的日晒干燥)。这种烘焙方式既除掉了青叶气,又使干茶色泽黑褐油润,均匀一致,且内质滋味醇和,具独特松烟香。这种采用安化特定区域的鲜叶原料经独特的加工工艺所形成的茶被称为黑茶。

安化产茶历史悠久,素有“茶乡”之称,因量多质好,古时就驰名中外。《安化县志》载:“当北宋启疆(建县)之初,茶犹力而求诸野……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崖谷间生殖无几,唯茶甲诸州县,不仅茶多,且质优”。安化产黑茶究竟始于何时,至今未见到明确的记载。五代(公元935年前后)毛文锡编撰《茶谱》有云:“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所谓铁色茶即安化黑茶也,当时的渠江薄片和益阳团茶主要运销湖北、江陵、襄阳一带。由此可以推断,湖南黑茶至少有一千余年的生产历史。

但黑茶一词的出现则在1524年,《明史含货志》云:“商茶低伪,悉征黑茶”,此时的安化黑茶已经闻名全国。并由“私茶”逐步演变为“官茶”,用以易马。

自“茶马交易”以来,当时只有汉川一带的茶由**控制,称为“官茶”。而安化黑茶在没有定为官茶之前,属于私茶,不能随意边销,但由于安化黑茶滋味浓厚醇和,而且量多价廉,深受**喇嘛的喜爱,只有湖广的黑茶适合他们的口味。以至于**喇嘛朝贡回藏时,拒绝朝廷所拨四川乌茶作为赏赐,而绕道湖广收买湖南黑茶,这在当时是非法的。《明会典.茶课》记载:弘*三年(1490年),“令今后进贡蕃僧该赏食茶……不许于湖广等处收买私茶,违者尽数入官“。蕃僧,即指**喇嘛。又据载,安化黑茶问世后,西北茶商重点转移湖南安化采购茶叶,严重影响四川官茶。陕西、四川引票由两万多锐减到一二十,可见当时湖南黑茶的影响。

由于安化的黑茶极大地冲击了汉中、四川的官茶,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御史李楠以湖南茶叶行销西北妨碍茶法马政为由,请求朝廷禁运。另一御史徐侨也上奏称:“汉川茶少而值高,湖南茶多而值下。湖茶之行(销),无妨汉中。汉茶味甘而薄,湖茶味苦,于酥酪为宜”,认为对西北游牧民族有利,不宜禁止。自此安化黑茶终于由朝廷正式定为官茶以“取代汉川之茶,贮边易马”。17世纪前期,四川边茶主要销康藏一带,西北边销茶逐渐由安化黑茶取代。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