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血粑的历史及来历

2015-06-05来源 : 互联网

猪血粑,又称猪血丸子,是湖南邵阳地区的传统家常菜。是每年的十一、十二月份,几乎家家户户都制此品,以供数月之需。猪血粑是新化的传统食品,始于清康熙年间,历代相传,至今已有好几百的历史了。新化老家食品有限公司在挖掘历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猪血巴,制作很讲究,主要原料是豆腐,拌以适量猪血、食盐、新鲜肉丁、辣椒粉、五香粉以及少许麻油、香油、味精等佐料。在太阳下晒几天,再挂在柴*灶上让烟*熏干。

特点:它咸淡适度,腊香可口,易于保藏,携带方便。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历史文化绥宁,位于湖南境内。苗汉聚居地区,古时称为莳竹。隶属宝庆府,血豆腐也叫血巴、猪血丸子。是当地苗家冬至腊月制作的一种过年食品。

猪血粑有着悠久的传统。传说,与当地的另一种传统食品--黑饭有关。相传,杨家将杨六郎入狱后,杨排风每次去牢中给六郎送饭,都被狱卒吃了。于是杨排风想出了一个主意,用一种植物混合糯米蒸煮成一锅饭,颜色如同黑炭。而下饭菜就是用外表黑乎乎的血豆腐代替。由于黑乎乎的,这次送的饭狱卒没敢吃,终于送到了六郎手中。这个故事在当地被流传开来,为了纪念机智的杨排风,每年的农历四月八日在当地都会举办赛歌等欢庆活动,被称为“姑娘节”。而黒饭与血豆腐就被当成了传统食品继承了下来。

标签: 猪血粑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