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于汉、盛于明清的地方擂茶至今在湖南中部以北的安化一带传袭。其色味、功效、制作方法,以及饮茶习俗等,无不让途经于此的人感受到山乡古朴浓郁的擂茶文化。春暖花开的四月,记者跟随“环行洞庭湖”采访团走进了这个擂茶飘香的地方。
安化县距省会长沙二百余公里,是一个汉、土家、苗、蒙古等二十六个民族杂居的县级市。风味*特的擂茶就是安化山区闻名遐迩的土特产,堪称当地一绝。
一九八五*****曾专程来此考察茶种起源和制作工,并将其带*****传播。“擂茶制作用料很讲究,农家在制作擂茶时,都是选用自家产的上好茶叶,按一定比例加入大米、豆、花生、芝麻、******艾叶等**药,放进陶制土钵(又叫擂钵),用茶枝做成的圆头木棒(又叫擂棒),加少许水细细地研碎,磨成泥状后倒进茶钵里备用。”擂茶原料选用的都是自家的农产品,制作过程也是纯手工,**原汁原味。一碗下肚,感觉甜润在口,余味无穷,赶路的疲劳也消失殆尽。
在安化,乡村农家大都做擂茶、喝擂茶,这与中国传统的中医*疗方法有关。在民间,擂茶有“药茶”之说,加上安化一带地处偏远山区,过去是个穷地方,人们看不起病,采些对症的药草来擂茶喝,既解渴*病也不花*,所以直到现在人们仍以此防病去病。许多老人由于从小喝这茶,到八九十岁还很少生病。安化农村长寿老人高于其它地方,不能不说是与长期喝擂茶有关。
安化擂茶品种很多。按地域分,有梅城擂茶、大福擂茶、后乡擂茶等近十个类别;按季节分,每季每月几乎各不相同;按功能分,有止渴的、消炎的、防暑的、抗寒的、充饥的、解馋的……随着时代的进步,还出现了各式袋装擂茶、经冰箱冷却的冰擂茶。近年来,安化擂茶开始逐步走出农家,向市场化发展。不仅擂茶的茶点茶摊布满城乡的每个角落,有些旅游景点干脆把擂茶作为游览娱乐项目来开发,吸引了新加坡*****多海外游客前来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