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三宝之茶陵大蒜

2015-05-18来源 : 互联网

茶陵三宝之茶陵大蒜。茶陵紫皮大蒜因皮紫肉白而得名,其种植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茶陵种蒜始于五代前,栽培历史超千年,明代已成为主要农作物,**时期,种植面积在1万亩以上。

茶陵大蒜曾因品质上乘,明清时被列为“贡品”,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远销湖、广、福建和东南亚,五十年代曾在全国农展会上展出,八十年代获湖南省农业厅颁发的“湖南省*届**农产品证书”,其品质一直为国内外客商及消费者所公认。2001年全县种蒜1200公顷,收获商品蒜薹1806吨,商品蒜球1932吨,蒜业产值达到1100万元。茶陵大蒜以蒜苗、蒜薹、蒜球等产品外销,在广东、湖北、福建、江西等地备受消费者青睐。特别是采用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的“伏蒜”产品,香辣适中,口感纯正,更是**省内外。

据说有一年夏天,天大旱。赤松子随炎帝神农氏去茶陵露岭采药,酷暑难忍,回来后就患了痢疾。神农找来一种草药给他服用。连服两天后,病就好了。赤松子问这药草叫什么名字,神农说还没有取名。赤松子将这株草药左看右看。见尾巴上有个“脑”。蔸子上还有个“脑”。就把这草取名“双脑”。后来,写成“大蒜脑”。简称“大蒜”。至今,露岭东麓还保留着药堂(后衍化为郁堂)的地名,这里出产的大蒜*有名。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