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长沙职业医闹大起底,职业医闹,一群活跃在医院门诊大厅、走廊、病房内的人,他们寄生在紧张医患关系下,已然形成了一个灰色产业。记者在两周的卧底调查中发现,他们通常和患者家属以雇佣合同的形式结盟,用扰乱医院秩序和毁坏其名誉的方式,逼迫医院与其私下“谈判”,进而索取高额赔偿,再与患者分成。在医院、患者、医闹三方博弈的纠结利益江湖中,这一复杂矛盾体该如何破局?
记者卧底期间目睹的种种闹剧究竟是这一灰色行业的偶然现象还是普遍发生着?6月15日,记者通过朋友辗转找到一名职业医闹行业里的元老级人物。张志成,长沙浏阳人,从事职业医闹七八年了,2013年“金盆洗手”。他讲述了自己从入行起的从业经历。
2006年夏,张志成骑摩托车出了一场车祸,在医院医*半年后还是留下残疾,右腿至今走路都有点瘸。张志成认为,这原本是个骨折的小手术,却因医生的误诊导致自己落下残疾。
接下来半个月里,张志成每天带着大批亲戚朋友前往医院打横幅、喊口号,他发誓要为自己讨个说法。*终,张志成意外地从院方拿到一笔补偿款。这件事让张志成发现了“商机”,从此踏上了职业医闹之路。
“医闹”四大损招
张志成说,一般情况下,一个职业医闹团队的核心成员就那么两三个,其他的都是花*雇请的临时工。“一来控制成本,二来也是为安全起见,避免走漏风声遭受公安机关打击。”
在张志成看来,职业医闹看似只有一个简单的“闹”字,但要顺利做成一桩“买卖”**繁杂。单从流程上讲,就包括“风”、“谣”、“*”和“除”。
“风”,就是收集情报。张志成说,一般会雇人在医院病房内四处打听,有的医院的护工、清洁工也是他们的眼线。眼线向他们提供线索,他们则根据线索的含金量支付线索费,“一般来说,没得绝症却死了人的线索价值*高。”
“谣”,即制造谣言。拉横幅、发网帖,污蔑某医院草菅人命,让医院陷入**道德指责。
“*”,即使用武力。张志成说,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动手。“如果对方调子高,始终不接坨,不派人来处理,那就怪不得我们。”这种情况下,职业医闹往往会雇请社会人员打砸、辱骂甚至殴打医生,让整个医院陷入恐慌。
“除”,就是收尾谈判。当医院被医闹折腾得差不多了,一般情况下院方会主动接受谈判。“这样我们就占据了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