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长沙路人文轶事

2011-09-28来源 : 互联网

  
沪上道路多以地名称呼,涉及湖南省的如桃源、桃江、安化等不下十余处,其中以长沙路的人文历史*为可圈可点——它位于黄浦区**中路以西苏州河南,一条长300米左右不怎么起眼的南北走向小马路,早在**时期就以“长沙”冠名,故引起旅沪湖南省会人士的注意,余在长沙工作逾四十年,退休回归故里沪上,闲时游走长沙路,不免对**时期一段轶事浮想联翩。

据《新民晚报》的《出版小店曾风流“亚东图书馆往事”》记载,**初安徽文化人汪希颜,同陈*秀、章士钊(还有胡适)“感情**”,惜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临终前,将其弟书商孟邹介绍给“皖城志士陈仲甫(即*秀)”。辛亥革命成功第三年,有时任安徽都督府***陈*秀的鼓励参与,承蒙皖籍反对袁世凯的都督柏文蔚的鼎力相助,孟邹到上海办起“亚东图书馆”,馆址几经变换,落脚在比较闹猛的长沙路正贤坊,一开业便在上海滩各大报上刊登《上海亚东图书馆宣言》广告(系由陈*秀捉刀),阐明“聚海内耆宿、欧学*子,综辑群艺百家之言,迻译欧美命世之作”的办馆宗旨。五四运动后,“亚东”*创新式标点符号和分段的中国古典小说(俗称“亚东本”)风行一时,还包括不少新文化书籍,代销《新青年》;后来与《甲寅》(陈应邀东渡日本协章士钊办反袁称帝的杂志)均遭禁。陈任北大文科学长后,**“亚东”代理该校出版的书籍,和一些**学者如钱玄同、杨昌济、梁漱溟等的著作。

1919-1930年,是“亚东”鼎盛时期,出书重点如风行一时的《孙文学说》、陈*秀和胡适著作、郭沫若的《三叶集》、俞平伯的《冬夜》等、朱自清的《踪迹》、丰子恺的《音乐的常识》、李季翻译的《通俗资本论》、蒋光慈的《少年飘泊者》、钱杏邨的《义冢》、钱君匋的《水晶座》……当时,即使对学界很少持好评态度的鲁迅,也在《为半农题记〈何典〉》一文中说:“……标点只能让汪原放,作序只能推胡适之,出版只能由亚东图书馆。”陈的每月经济来源,除中央贴补30-40大洋外,基本靠《*秀文存》版税300元开支。“亚东”鼎盛时期编辑员工*多时达45人,“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淞沪抗战殃及“亚东”,营业日渐萧条,1929年后,上海书市出现大量盗版“亚东”古典文学……胡适为此曾写信给商务印书馆的王云五,但“商务”此时自身难保而爱莫能助。不景气苟延到解放初歇业,随原创始人去世而告终,从上可见“亚东”与陈*秀颇有渊源。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处涉及长沙路**往事的,乃是在苏州河北面的**的四行仓库(东边是租界)。当时处于八一三淞沪抗战尾声,谢晋元率八百孤军在此留守,面对士气高昂的壮士们,谢在阵地上赋诗一*:“勇敢杀敌八百兵,抗敌豪情似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倭奴气不平。”将士们写遗书决心以死殉国,团结一致聚集火力,使日寇无法靠近,血战4昼夜,在歼敌200余名,自己仅伤亡30余人之后安然撤退至英租界。当时《大公报》等刊文《闸北危楼孤军奋战》称赞,上海市民那时已经在战火中煎熬了将近三个月,据战时记者报道,与“四行”隔苏州河相望的长沙路,人山人海地拥挤在南岸声援,可谓同仇敌忾。

如今赴世博会旅游的湘籍朋友一定会很多,忙里偷闲的怀旧者不妨赴长沙路一游,品味历史人文风情(那里闹中取静),还可顺便逛逛南京路步行街,挺惬意的.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