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受挫的贾谊辞别了京城,来到了地处偏远的长沙。壮志未酬却遭冷落,贾谊的郁闷心情可想而知。心情非常不好的他常常拿自己与屈原作比。当他来到湘江边上时,屈原投江自沉的情景不由在脑海中展现开来。100多年前,忠洁不阿的屈原受谗流放该地,如今自己也遭诬陷谪遣长沙,贾谊触景生情,便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吊屈原赋》。
贾谊在赋中对屈原的遭遇表示的深切悼惜,其实就是对自身处境的伤感,因为两人经历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他是将自己心中的愤慨不平与屈原的忧愁幽思融汇在一起,以表达对世间贤人失意、小人得志这种不公平状况的极大不满。
贾谊任长沙王太傅第三年的**,有一只鸟(猫头鹰)飞入他的住宅。长沙民间认为猫头鹰所到的人家,主人不久将会死去。贾谊谪居长沙本已郁郁不得志,又凑巧碰上这事,更是触景生情,倍感哀伤,便写下《鵩鸟赋》,假借与鵩鸟的问答,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并用老庄“齐生死,等祸福”的思想来自我宽解。
贾谊在长沙地区所作的《吊屈原赋》是汉初骚体赋的代表作,《鵩鸟赋》是汉代**篇散体赋,它预示着一种新体赋的产生,为以后散体大赋的兴起奠定了基础。由于这两篇赋都作于长沙,所以长沙在汉赋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贾谊任职长沙王太傅其间,虽然心情是忧郁的,但并没有忘怀对国家**的关心。如汉初朝廷准允民间铸*,贾谊就上书反对,他认为民间铸*弊多利少。
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年),梁怀王刘揖入朝,不幸坠马而死。贾谊本无责任,但他害怕文帝追究,又追悔自己疏忽,没尽太傅的责任。从此更加郁郁寡欢,哭泣不已。一年后竟伤感过度而死,时年33岁。
后人追忆贾长沙
贾谊这位旷世才子,纵有才情万丈,却始终是时运不济,*后抑郁而终,死的时候才33岁,为后人留下了不尽的遗憾。从洛阳走出来,短暂的生命旅途却也在湖南的长沙停留过三年之久,在长沙的岁月是贾谊*值得称道的一段时期。他的活动和著述对长沙及湖南的文化影响很大。历代长沙文人均为贾谊这位文化*匠曾在自己故乡生活过而感到自豪,许多诗人辞家以屈贾后人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