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业故事精选

2016-02-10来源 : 互联网

大学生农村创业故事

当越来越多的农夫涌进城里务工寻找致富阶梯的时候,一些大学生恰好相反,他们自愿抛却优胜的城市糊口,回到农村种菜、养猪……在安远县三百山镇“众诚瓜果栽培基地”,笔者见到了6名“80后”的大学生。虽来自五湖四海,但相同的“田园梦”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从借款30万元起家,到近百亩的现代农业瓜果栽培基地的形成,五彩斑斓的田园承载着他们的“绿色梦想”。

创业冲破观念壁垒

“现在的前提已经好多了,刚开始创业时,一穷二白,连住的地方也没有,真是苦!”谈到创业难,毕业于河南科技学院园艺专业的朱安成说,他*难忘的是刚刚建基地时,很多亲友不理解:一个大学生带着女友到外埠的农村干农活,简直太没出息了。当时精神压力很大。

建设初期,搭建大棚、购种、化肥农药及试验每样都需要大量资金,他们6人分成3伙入股,每股10万元。起初,父母们不太支持。郭帅以前在郑州省城一家公司做种子销售员,每月有3000多元收入,抛却不乱的工作到农村去种地,家里人不理解。郭帅一方面给父母做工作,另一方面四处向亲戚朋友借*;李华和杜宗涛的父母思惟都比较传统,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念了大学还去种田。但这些年青人没有动摇,由于这一创业**挑战性。

6个年青人抱着“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精神,引进了“日本小青瓜”、“红春早玉”、“一口茄”、“娃娃菜”等十几个瓜、果品种,一年种3茬至4茬,错开上市高峰,并把销售点定位在广州、深圳等沿海大、中城市,他们把大学5年里学到的知识全都搬了出来,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创业路。6人的梦想随**批种子一起植根入土。育苗锄草、施肥浇灌、测温挂牌、修剪打药……吃的是粗茶淡饭,干的都是农家活,说起专业,说起基地的前途,大家决心信念十足。李晓艳娇小玲珑,力气*小,天天随着几个大男生进大棚玩泥巴,经常搞得一身泥一身汗,活像个“村姑”,她却兴奋地说:“我现在和土地特别亲,**不下地,心里就直发痒。”杜宗涛负责观测、记实、统计作物的生长情况。夏季是作物发生病虫害的高峰期,尽管大棚里的温度都快50℃了,但他一点也不敢怠慢,天天往返十几遍地跑,小心翼翼地庇护着这些“绿色法宝”,一个夏**来,整个“烤”成了“非洲难民”。

每一个品种从试种到成功上市都得经由天气、水土、营养成分等方面的反复研究和实验,毫不是件轻易的事。2007年春天,他们试种的2个大棚“初春红玉”西瓜无缘无端地死了十几株。郭帅立刻把解剖图片等相关资料发给河南科技学院的蔬菜教授李新峥和王广印。经由诊断,原来西瓜得了炭疽病,他们及时按照教授的要求,用炭清和叶面肥做激素调整,增强了作物的抗疫抗病性,挽回4万多元经济损失。“我们能有今天,多亏这两位教授的匡助和鼓励。”朱安成说,毕业后,他们一直还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并经常在网上探讨解决栽培技术挫折。

六位大学生常常围坐在电脑前,寻找商机

花开沃野润心田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1年多来的努力,如今,长长的“小青瓜”、红红的“圣女果”、拇指般大小的“一口茄”脱颖而出,荒地里长满了绿油油的蔬菜、大棚里结满了五彩斑斓的果实。而6名大学生齐心合力、吃苦刻苦、经得起失败、敢于挑战现实的创业故事和精神也受到当地庶民的称赞。

据负责跑销售的郭帅先容,因为基地里出产的全是当地没有的蔬菜、瓜果,而且他们在广州、深圳等地建立了固定的销售市场,这些“绿色食物”以高出当地市场3倍至6倍的价格销往各地,亩均收入近4万元。目前,产品在广东、上海市场供不应求。

在劳动中互相理解,在劳动中产生爱情。

谈起如何打破传统的种植模式,让现代农业植根新农村?朱安成说,*好的方法是用实际步履说话,通过基地**让农夫了解到,大棚蔬菜能打破季节和市场的限制;新品种可以拓宽市场需求:“订单农业”能给农夫增产增收带来保护。未来农业发展应该走一条生态、轮回、**节约的道路。2008年我们预备再投入100多万元资金,把种植面积扩大2倍,并增加5个至15个新品种。目前,他们已经拿出了具体的方案,预备带领当地庶民通过“订单农业”的形式进行**种植,据预算,每亩比过去至少可以增加两三千元的收入,再接下来就是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基地将建设成为集生态农业、田园观光、农事体验、农家餐饮于一体的生态家园。

六名年青的天之娇子,顺着时代发展的*轮,载着田园创业的梦想,正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行。

80后丁毛豆的成功创业故事

“丁毛豆”一直强调自己是个农民,也许就是凭着这种80后务农的意外方案,“丁毛豆”赢得了创业资金的青睐。“丁毛豆”务农并不是出于热爱,因为从小在泥土地上摸爬滚打过,知道务农的苦与累,但因为这是自己熟悉的行业,所以选择了它。而认真的个性,让他做起来就放不下。

创业者素描

和大多数的80后有所不同,中专毕业后的丁瑞永在大超市与物流公司打拼了六七年之后,又回到了家里的土地上。把父辈种植了多年的几十亩毛豆变成了现在的几百亩。而他自己也从一个物流公司的职员一跃而成了年轻的“丁毛豆”。在他看来,他只是选择了一条自己熟悉的农业创业之路。

愤而辞职逢农忙意外发现毛豆商机

丁瑞永中专毕业后在一家超市工作,下单、装货、配送、结算……三年干下来,丁瑞永积累了丰富的物流管理经验。随即被一家物流公司相中,跳槽当上了部门经理。就在这个时期,有一件小事,导致他一气之下辞职。由于辞职比较突然,当时也没有马上去找新的工作,而是在家待了一段时间。

申请创业资助因农业项目****

就在丁瑞永打算壮大家里的毛豆种植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又帮了他一把。有**他看电视,**二套有一期节目,春暖2007预告有一个公益组织,叫YBC。这个组织是专门支持18到35周岁的人创业。当时丁瑞永的资金并不是大问题,主要是希望与人交流一下,毕竟**次自己干一番事业心里没底。

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递交了计划书,因为YBC有很严格的审核程序,包括面试、实地考察。那里的**都是工商界的,而他是经营农业的,他*担心的是人家是否能听懂。没想到,他的计划书***就通过了,还被分配了一个挺懂农业的导师,是北京大发正大有限公司的副总裁。他认为之所以能一下就申请成功,是因为选择农业创业的年轻人很少。

他的导师作为一个成熟的创业成功人士,给了他很大的启迪。之前他认为自己父母种的毛豆品种已经很好了,而和导师交流的过程中,他意识到品种的重要性,要做就得做*好的。而且原本家里几十亩地,对家庭经营来说面积已经不小了,可导师提醒他,毛豆是集中供应的产品,几十亩地只是家庭经营的小规模,而北京市场*大,规模也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正因为有了导师的建议,丁瑞永才逐步明确了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北上东北基地选良种靠品质站稳市场

通过YBC的审核就已经是2月份了,当时刚承包好了地,种子还没有呢,而4月底5月初就要播种,等于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当时他们在北京买种子,人家告诉他没有这么大量,无奈之下丁瑞永只能亲自去了一趟东北的毛豆基地,买良种,顺便也看看人家的毛豆基地是什么样子。

到了东北,他们经理告诉丁瑞永已经没有可卖的种子了。因为他们剩的就是原种,等于就是第二年他们准备繁育的种子,但是经过丁瑞永苦口婆心地把自己的一些决心,各方面跟对方沟通、交流后,*后买到了他们的种子。

丁瑞永有一个很强的信念,就是品质决定一切。农产品批发不像零售那样需要四处吆喝。你的东西好不好,拉着去新发地往那一放,自然就能比较出来。东西好自然就价格高,东西好人家就没法和你竞争,这是市场的自然规律。品质好了,名声自然就出去了,大家自然就会来买你的东西,就像老百姓去买菜,很多摊位的菜都摆在那儿,新鲜不新鲜,饱满不饱满,都是一眼能看出的,谁都奔着那个好的菜去买,哪怕贵个几毛*。

集中采摘难雇人销售期短资源闲置

当然他也面临很多问题,毛豆集中上市期都在七八月。*多的**,他能卖出5吨毛豆。所以在这个时期里,需要短时间集中大量的人采摘。他会去各个村的村委会。每个村都有个大喇叭,用那广播一下,比如说明天哪里需要摘毛豆、早晨几点开始、摘一斤多少*。

第二天他提前到地里,一般能来上百人。他现场再阐述一下要求,比如不能把叶儿摘在里面,不太鼓的不要往里揪了等。来摘毛豆的人都很熟练,两毛五角*摘一斤,大半天工夫,一个人能挣到70块*。但是现在农村的劳动力并不是特别多,如果规模再扩大,很可能雇不到那么多人,或者成本太高。所以他在琢磨,在种植上控制,让毛豆分批熟,每批间隔十天左右,这样就能缓解一下。而且毛豆销售期就三个月左右,一年里他也就4月到9月忙活毛豆,其他时间其实浪费了很多资源。所以他也在琢磨怎么样能更加有效地利用土地、人力,创造更多的效益。

把农业做成产业多样化经营才能提高利润

现在丁瑞永在新发地的毛豆批发可是小有名气,加上他年轻,一些朋友亲切地叫他“丁毛豆”。就在卖毛豆一片红火之时,丁瑞永没有停止思考。他想到的是,如果只是种毛豆卖毛豆,那么只是简单的初级生产。不光是毛豆,还有其他的农产品也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能把农业做成一个产业,种植、精加工、批发、出口等,做成一条龙产业,那才能把农业做大。可目前来看,靠他自己的力量还很薄弱。种毛豆做到他这样的规模,那只能是通过扩大种植规模来提高收益,多种多卖多得,总是一种很初级的经营模式。要想能有更大的发展,应该想更多的渠道。例如延长销售期,改良毛豆品种,或者种植环境,让秋天冬天也能收获。或者把夏天收获的毛豆进行食品加工生产,做成熟食销售。

他还听说有的企业能把毛豆冰冻起来反季销售,也有人建议种植有机农作物等。各种想法很多,但是他也很困惑,感觉靠自己独自去做心里没底,毕竟他一直从事的是纯粹的种植销售,没有进一步加工的经验,所以特别希望一些大企业或者政府能提供一些扶持。他知道山东那边蔬菜基地做得很好,精加工卖出国门,但是不是靠个人,是需要有扶持的。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

丁瑞永是个很务实的人,也是个做事很认真的人。辞职后,他身边的同学朋友*初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要回到地里去捣腾那些毛豆。村里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出去读书后都想着在城里找个单位上班,没有人愿意和他一样回到地里发展。

其实说心里话,丁瑞永*初也不想回到农村,也想着脱离农村,离农村越远越好,因为小的时候干活,干伤了。干农活很累,不管刮风下雨,你只要有活必须要去的,依靠的是自然,你自己有事也没法向老天爷请假。

在他看来,他并不是多么热爱农业,他只是选择了一个自己熟悉的行业作为事业去发展。其实和别人开公司、办网站、开店性质是一样的,只是行业不同,那是因为大家熟悉的东西不同。对于年轻人来说,无论你想做什么,首先都得让自己熟悉,有备而来才能打胜仗。一旦想好了,就放手大胆地去做,只要用心努力,就不怕失败。

丁瑞永回家时,正值农忙,他便帮父母和商贩打起了交道,也去了新发地批发市场。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家的田里种的毛豆,竟是“打着灯笼都没地儿找”的好品种,一到夏天,北京毛豆市场无比*大。正琢磨创业的丁瑞永一番权衡后,决定初次创业就拿毛豆“练手”了。

丁瑞永家是通州农村的,地比较多,父母又年纪大了,所以他上班那会儿也天天回家,节假日都会帮着下地干活,所以他对农业本身就不陌生。有了想法之后,丁瑞永顶着酷暑,开始了前期市场调研,他走访大型农贸市场,挨个摊位了解市面上毛豆的品质、价格。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