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祖明磨豆腐 一年磨出5个亿

2015-08-28来源 : 互联网

1816年,清仁宗嘉庆二十一年,蔡祖明爷爷的太爷爷,就开始做豆腐了。每天清早,他们磨出来的豆腐,一筐筐一担担,顺着水路或是陆路,进了城,上了百姓人家的餐桌……

现在,交通运输发达,我的产品已经可以通过空运到达更远的地方,而那个年代,只能依靠杭州的古运河,依靠那些河道支流,将我们的豆腐送出去。蔡祖明感慨地说道。

也正是因为这般渊源,这门手艺已经延续了两**,传到如今蔡祖明的手里,居然演变成了一家年销售额近5亿元的企业。小小的豆制品,被他冠以祖名二字,成了家喻户晓的品牌。

在蔡祖明的杭州华源豆制品有限公司(下称华源)附近,有一个静谧的湖。闲暇的时候,蔡祖明喜欢沿着湖边散步,在古人的词汇里,这里是汀沙雁影,放浅渚之萦洄。我从小爱水,我做的产业也离不开水,我住的地方也离不开水。蔡祖明如是说。

两个世纪的传承

杭州萧山区的西兴镇,这是华源如今的所在地。曾经,蔡祖明的祖父就在此,以磨豆腐为生。

俗话说世上唯有三桩苦,撑船打铁磨豆腐。磨豆腐绝不是偷懒能做的营生,得起早贪黑。石磨转起来,人一刻也不得闲,得不停地往里加水。

蔡祖明从小就学着磨豆腐。长大成人后,他在爷爷耕作过的土地旁,盖了间小小的豆腐坊。17年后,这间豆腐坊变成了一家占地面积达36亩的豆制品加工厂。

**是石磨的年代,现代化的机器设备,特殊的加工工艺,老祖宗的东西,到了他手里,散发出了神奇的生命力。

但石磨却作为他记忆中一个充满温情的物件,被安放在办公大楼一个青砖木雕的房间里。我们仿佛还能看到,当年的蔡祖明,天不亮就起身,悠悠转起石磨,汩汩的水进去,香醇的豆浆流出来的场景。

对水的喜爱,或许就是从那个时候积累下来。磨豆浆,做豆腐,桩桩件件都离不开水。蔡祖明说。

老行业的新标准

蔡祖明也遇到过问题。

例如,尽管是个老营生,但这些年豆制品行业一直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所以,这么多年我们就用****来做产品。

但是这个代价很高。例如在夏天,天气一热,豆制品很容易腐坏。有些小作坊因此会在产品中添加防腐剂,但蔡祖明坚持不这样做,而宁愿承担高成本。

即使市场大环境有问题,我们的头脑也必须清醒。虽然成本上升很多,但我们别无选择。蔡祖明说,他希望能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他还遇到过很多困扰。

*大的困扰就是行业里仿制品盛行:祖名*早推出可吸式豆奶系列,采取*特的可吸式外包装。如今可以看到,在市场上,除商标有所差别以外,豆奶的外包装几乎都一模一样,大家都学了祖名

还有一些小工厂对祖名的豆腐筐进行仿制,给华源造成了不少损失。于是,今年华源开始使用自己的特制筐,以提高小工厂的仿制成本。但是好景不长,没几个月,这种特制筐的仿制品便到处都是。

怎么办?这些需要法制法规和监管部门配套起来做,单凭企业一己之力十分困难。蔡祖明说,所以,*终还是得靠自己,不断提醒自己,加快推出新产品的速度。

例如,参考冷冻蔬菜生产线,华源这两年开发出了豆制品降温线,并开始向休闲食品类扩展,如各类真空包装豆腐干,豆奶等,这类新产品所占的比例正逐年往上递增。

这绵延了千**的技艺,在蔡祖明手中,正以崭新的方式流传。

憧憬百亿未来

如今,蔡祖明一手创立的祖名系列豆制品已占整个杭州市场60%以上的份额。华源在杭州地区总共设立了28个直销点,销售网络几乎覆盖了杭州城区和萧山的各大超市。

去年,蔡祖明卖豆腐卖了4。6亿元,今年,他的目标是6。8亿元。

做企业无非是面临两个压力,一个是经济压力,一个是经营压力。从去年开始,我们在筹备上市,目的就是想通过上市,让企业经营更规范化。

如今,华源在浙江安吉设了分厂,又在江苏扬州并购了一家企业。

我们的路还很长,祖名的品牌要从杭州走向浙江,再从浙江走向全国,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走下去。

对于未来,蔡祖明有更多期待:我相信,以我们的发展速度,不出5年,中国豆制品行业一定会出一个百亿元级别的大企业。

标签: 蔡祖明磨豆腐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