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对年轻人来说,是不容易实现的。尤其是大学生刚出校门,对社会和自己的认识还非常有限。要想清楚地知道自己以后发展方向在哪里,仅靠自身的苦思冥想是找不到答案的。*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自己去观察别人,征求“过来人”的意见,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小的目标,通过确定和实现这小小目标,再慢慢地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
尽管目前还在中山大学读书,尽管大学生创业不被看好,但从传统领域到移动互联网,我已经连续创业三次了。大胆,冒险,这是很多人对我的评价,今年即将毕业的我,在同学眼中,一直显得很另类。
没有店面,我们是怎样做服装生意的
在盐科技作者读大二的时候从打印店**那里了解到,班服市场利润很高,每年开学他们都会招收大量学生做班服代理。当时自己身上穿的班服50多块*一件,质量蛮好,但是太贵。而市面上的班服多数都是30块*左右,质量和款式都相当差。
那个时候就想,如果能够推出一款质量和款式都不错的班服的话,应该会有市场。刚好我姐夫是做品牌T恤代工厂的,找他大概了解T恤的成本,觉得利润还可以。于是就找了个朋友决定要一起做。
*开始想走代理模式,但是无法控制货源,做不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后来我们决定自己去找代工厂。
暑假的时候和朋友天天去跑中大布料市场,看布,选辅料,了解行情,后来又去跑制衣厂,了解生产环节和成本。*后我们找到了一款手感、质地、款式都很棒的T恤,然后直接拿去代工厂打版。考虑到当时班服市场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品牌,我们又找了几个朋友做包装宣传,正式创办尚尹团体服装这个品牌。
**的idea来源于市场营销的一个课堂案例,当时老师讲到了一种广告模式----直邮营销:用传统信函的形式代替传单广告。
在自己琢磨之后,我们决定把产品理念和创业故事写成信函的形式,并且找人学习了如何折情书信封,然后把信装进折好的信封里。每一封信都是手工做成,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是情书。
因为我们没有店面,消费者看不到我们的产品,心里会没底。于是我们花了血本做了一批纪念服,准备作为“礼品”拿来送给班长。借送礼,让人先用,让他们对产品放心。确定了生产,有了漂亮的“情书”和“礼品”,我们开始在各个学校招人,当时依靠团队成员在广东各高校的老乡会,一下子在60多所学校组建起了代理团队。
为了控制风险,我们为代理团队提前设计好了执行流程,让各个学校的代理每人负责3-4个学院,先收集好学院各班级班长的联系方式,然后每个院约出一个班长将我们的创业故事讲给他听,*后再让那位班长把我们准备好的信函转交给院系的其他班长。这种方式帮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后面送纪念服给他们的时候也比较容易取得班长们的信任。
就这样,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卖出了50000件T恤。那个时候立志以后要把尚尹打造成中国校园团体的**品牌。
可是班服是季节性的市场需求,每年只有8-10月份才会有单,其他时间基本上没有太多事情可以做,而自己哪闲得住!
想做委内瑞拉总统选举的生意,但为什么没有做成
大三寒假的时候,一个交换生朋友介绍了一对做服装外贸的意大利夫妇给盐科技作者。当时委内瑞拉总统选举,他们作为代表采购商之一要来中国采购1000万件外贸T恤。而我做班服也是自己找的厂,基本上广州这边的制衣厂我都找过,也认识了不少做外贸的厂家,当时朋友介绍过来的时候问我可不可以在一个月内出1000万件T恤。
接到这个单的时候我立马就打电话给厂,**说几个大厂说一起出货的话有可能来得及。于是我就答应了。当时我爸告诉我他有个朋友是做出口阀门的,做外贸可能帮得上忙,后来我就联系到他,跟他请教了很多做外贸的门道,还找好了深圳的做航运的物流公司。
不过厂家突然说产能不够,然后我自己就去跑深圳和虎门,想找多点厂一起合作,但是过程中浪费了太多时间,厂家的价格也很难谈到合适。
委内瑞拉那边*后没有找我们这边拿货,单子也没做成,不过好在当时没有签协议打*,不然出不来货问题会更大。
前前后后折腾了一个多月时间。这次失败主要是因为单来的太仓促,自己也缺乏经验,和采购方那边衔接也不太顺利。
想让生活有规律,创办种子APP
尽管学人家做外贸不成功,但是卖班服每年还是有的做吧?然而,我并没有继续卖班服,而是开启了移动互联网创业。有的时候盐科技作者会想,如果不从事移动互联网的话,或许现在已经将班服卖到全国高校了。
创业一直都很辛苦,有的时候为了赶项目会经常熬夜,不吃早饭,也很少有时间去运动,生活很不规律。实际上当时也知道像熬夜,久坐,不喝水,不锻炼这些恶习对自己的健康有极大的危害。
我曾经强迫自己每天早上6:30起床去跑步,坚持的还可以。后来身边很多朋友会主动找我去跑步,她们说一个人跑很难坚持,有人陪着跑会比较有动力。
当时我觉得很有意思,心里琢磨着如果像跑步学英语这样的事情变成社交化运动的话应该会蛮有趣,也比较容易坚持。当那个时候我因为要参加全国的创业大赛,参赛的也是一个移动互联网的项目,当时就想或许可以把这些想法融进手机应用,做出一款可以帮助人们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APP。
后来我把这个想法拿去和我的室友讨论,室友对移动互联网有极大的兴趣,总喜欢研究一些国外创新的产品和模式,当时他提出我们可以做一款综合性的习惯管理应用,可以鼓励人们早起,跑步,学英语等等,帮助更多人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在创办种子之前,我和他花了大量时间去研究习惯养成,目标管理以及健康类应用,我们发现当时国内还没有一个针对习惯养成或者目标管理的社区或者服务项目,于是我们打算利用互联网的力量通过社交的手段开辟一种新的模式,推出一款帮助人们实现自我提升的产品。
为了对个人目标管理和习惯养成这个领域有更深的理解,做出一款能真正给用户带来**改变的产品,我们参加了很多时间管理类的培训,主动向时间管理领域和心理学比较**的**取经,有一次为了听一堂时间管理的培训课程,特意从广州跑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