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货币政策不会大放松。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60多万亿元,每年新增加的GDP就相当于世界上三分之二国家的总量,不太可能再维持高速增长。而新一年要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财政政策可以更加发力。
1月26日,***总理**强召开座谈会,听取**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对《**工作报告》的意见建议。
来自高校、科研单位、金融机构的**学者,以及来自互联网、电子信息、创业投资、建筑材料等行业的企业负责人,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形势分析。
**强总理指出,今年的经济发展,还是要把握好宏观政策,做好预案,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给市场以稳定的预期。
今年工作的**和着力点还是应该促改革、调结构。“因为,我们面临的*大的问题还是结构性的问题,必须靠深化改革,创新也需要改革。”
一位**告诉记者,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60多万亿元,每年新增加的GDP就相当于世界上三分之二国家的总量,不太可能再维持高速增长。而新一年要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财政政策可以更加发力。
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为7.4%,低于改革开放30年平均10%左右的增速。各个行业**认为,这是中国经济从高速步入到中高速换挡的表现。相应,经济未来要从投资、工业主要驱动,变为消费和服务业驱动,这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张青指出,经济增长从高速度转向中高速,是“新常态”典型特征之一。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但不会失速。这是由经济发展阶段、发展规律和发展目标决定的。
为此,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市场的“无形之手”和**的“有形之手”必须配合使用,各司其职,才能**经济稳定有序可持续地发展。
有专业人士认为,2015年财政政策发力后,财政赤字率有望上升,可能在2.3-2.5%左右,比2014年的2.1%左右的水平,有所提升。
今年**工作
着力促改革、调结构
**强在1月26日的座谈会上强调,今年工作的**和着力点还是应该促改革、调结构。因为,我们面临的*大的问题还是结构性的问题,必须靠深化改革,创新也需要改革。
“改革的核心还是**和市场的关系。**确实有错位的问题,管了一些不该管的事。这方面,我们确实有闲不住的问题。”他说。
此前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5年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
对此,一位参与总理座谈会的**告诉记者,2014年经济总量超过了60万亿元,存在下行压力,主要是目前经济处于转型过程中。目前大部分行业,特别是工业行业产能过剩,但是新兴产业还在发展。
“经济放慢的这个时候,搞大规模经济刺激是意义不太大的。因为经济问题主要是结构的。”她说。
这个说法很有道理。
目前中国经济一年的新增量,达到了很多部分大国的经济总量的水平。
根据中国**网消息,本次座谈会上,一些**也认为,2014年实现经济7.4%的增长不容易,特别是在理顺**与市场关系、激发市场活力上取得明显成效,鼓励创业创新又有很大突破,人民生活也有新改善,这很不容易。
**们建议,当前增长放缓,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建议把更多精力放在改革上,用结构性改革破解结构性矛盾,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提高经济效率。
根据了解,参与座谈会的**包括***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以及清华大学教授吴晓灵、银河证券总裁顾问左小蕾、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等。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部主任牛犁指出,目前传统的工业领域发展动力减弱,但是服务业领域发展潜力巨大,比如金融、物流、文化、娱乐等行业领域管制还比较多。
“下一步加快服务业领域的改革,使得经济产生新的动力。”他说。
此前2015年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确定,2015年力争将营改增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等领域。将基本实现营改增全覆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为63.6万亿,同比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7.3%,低于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1%速度,这使得服务业的比重提高到48.2%,不过,这个中国目前服务业比重比发达国家百分之七八十的比例要低得多,甚至不如发展中国家60%左右的比例水平。
财政政策有望更发力
一些**也阐明了自己的观点:2015年如果加大结构改革的力度,则财政政策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