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元铝业地里种出的橘子没人敢吃,我到达桃源县。尽管各方知情人向我反映诸多情况,我对他们说,我必须实地探访,印证你们所说的污染是否属实。
18日上午,我从桃源县坐车,在陬市镇青龙村连鱼口组,和等候我的村干部朱福军会合。
朱福军说,连鱼口组上游的创元铝业废渣、煤灰堆放的地方,流下的水污染汇入农田灌溉的沟渠,污染的了水浇水稻,水稻减产大概三分之一,浇地里的菜,很多菜会烂根病死。
朱福军说着跳进一块田地里,用脚踢了踢土,土成灰色,发出一股臭味,他说早先有的废渣、煤灰直接倒在地里,组里人开始不知道这些东西有污染,后来发现,种植的农作物很难活,就开始怀疑这种灰土。一些有灰土的农田就废弃了,如今长满杂草。
他说,向**反映多少年了,没有解决。
山谷上游是创元电厂灰场和创元铝业电解铝废料填埋场,属于架桥乡覃家溶村杨家湾组,是环评要求的污染搬迁区域,相距100多米,是60多岁的刘明辉兄弟三人的家,现在只有刘明辉和80岁的母亲常住,守着几家人在外面辛苦打工攒*盖起的楼房,不舍得搬走。
老人的儿媳妇从南方打工城市回乡,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她说,住一段时间,她就回南方打工的地方。她说,原本想这山里空气好,环境好,好好做月子,可是,平时都不敢带孩子出屋。“严重的时候,树叶全部覆盖一层灰”,她说。
老人说,自己出生在这里,如今一把年纪,感情大于生死了,就不折腾了,就这里等死吧。
临走时,老人从家里拿出一把橘子给我,他说,这不是这里树上结的,是我从县上买的,放心。
被迫离乡的村民
下午,我来到创元铝业厂区所在的盘塘镇回龙庵村,在村里等着我的是回龙庵村全家湾组的龚斗伍,他曾在厂里做过一年的电解槽修理工,后来因为吃不消,没再干了。他说,上岗也没有专门进行防护培训,只是发了些防护劳保用品,离岗也没有体检过。
他骑摩托车带着我,绕着厂区周边探访。他带我看了位于创元电厂南门不远、藏在一个隐蔽位置的厂区生活垃圾场。堆积如山的垃圾直接倾倒在翠绿的小山丘包围的洼地里,臭气熏天。
厂区东门外,隔一条马路,是一个小集镇,田学文指着一些画有红色记号的地面和房屋,说,这些都是卫生防护区需要搬迁的住户和商铺。一些村民把我拉到屋里,让我看客厅,看卧室,看厨房,到处都是覆盖着灰尘,村民说,每天都扫,每天都这样。
在厂区西侧和北侧,一些民房已经搬空,有的正在搬迁。
离电解铝电解槽厂房北大概100米距离,是已经搬迁基本完成的田学文家,两个中年妇女在收拾家具,其中一人捧出一个大葫芦,说这你看这,从其他村里摘来的,原本白白的,放这里两天就成这样了,这里哪能住人。
她指着房屋周围有很多挂满了橘子的橘子树,说,这些橘子摘下来,也没人敢吃,就让任其自生自灭。
在电解铝厂西边围墙外,我们遇到了63岁的全金生,看见我拿着相机,老人说,是记者吧,来拍拍这个,他指着一片枳壳树,你看接的枳壳都变异成什么样了。我问这些损失有补偿吗?老人说,今年拿到过17元的补偿。
几天的走访,我见到很多被迫搬迁的村民,几乎每个村民家门前都有一片树林,守着一个池塘,几片菜地,田地离的也不远,是融入自然的一处处幽静的家园。
当水、空气污染,农作物不能种植,怪病来袭,他们都不得不因恐惧而离开,搬到**陌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