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客坦言产品质量不过硬是坠落**,这是凡客诚品创始人、董事长陈年工作20年以来*忙碌的一年。APEC期间公司放了假,但陈年却依旧奔波穿梭于上海、香港、东莞之间。在北京稍作停歇后,11月17日到27日他又将飞往长三角、珠三角谋划2015年的新品开发。
从2014年8月28日的“一件衬衫”新品发布会开始,蛰伏一年的陈年以“重置凡客”的姿态“归零再出发”。与七年前有所不同的是,品牌营销、态度、概念这些曾经让凡客风光无限的东西都已随风埋葬,拿着小米手机的他谈论*多的是雷军和品质。
对于陈年来说,过去的15年间,从文人到创业者,再到产品经理,每一次的角色转变、得意与迷失中,雷军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身兼朋友、导师、股东和偶像的多重身份,“是雷军教会了我对产品要有敬畏之心”。
“我觉得凡客的未来*先是做有说服力的产品,第二步就是因为这些品质的改变,真正形成口碑,*后成为长期存在的品牌。”过去两个多月的成绩让陈年很是高兴,连抽两支烟。
当然,在陈年看来,如同每天坚持跑步一样,重置凡客的品质之旅同样是一场长跑,而这一次,他有的是耐心和坚持。
从文人到创业者的得意与迷失
“爱网络,爱自由,爱晚起,爱夜间大排档,爱赛车,也爱29块的T-shirt,我不是什么旗手,不是谁的代言,我是韩寒,我只代表我自己。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
原本仅是视频脚本台词的凡客体,在2010年却引发了一场全民PS热潮,也让这家
服装品牌电商企业一夜之间红遍大街小巷,成为“平民时尚”的代表。对于陈年而言,这似乎是意料之中的事,在**网担任副总裁时他就已经被证明是一名成功的营销者。
出生于山西的陈年大学中途退学后,怀揣着文学梦来到北京,做记者、创办好书俱乐部,做图书策划人,直到2000年被雷军相中一起创办**网。凭借着对图书的敏感,他把“黄仁宇系列”、《*钟书全集》这样的冷门书卖成热门,将不温不*的《大话西游》炒得脱销,甚至连竞争对手当当网总裁李国庆都评价他是“能挤出用户购买欲的人”。当时有一种说法:对于**网来说,雷军是灵魂,王树彤是门面,陈年是执行。
2004年8月,**网被美国电商*头亚马逊以7500万美元全资收购。在亚马逊中国干了短短半年时间,自称受不了“黑人小孩整天对自己指手画脚”的陈年选择了离开。在沉迷于**和**品一年后,感到空虚的陈年找到了雷军,两人一起创办了做游戏道具交易的我有网。不过,从来没玩过游戏的陈年显然没能找到感觉,公司很快以失败告终。
这种无所事事的状态在2007年年初因发现PPG而改变,当时PPG这家在网上卖男士衬衫的服装电商声名鹊起,正在铺天盖地打广告,创始人李亮的目标是做一家服装品牌企业,“PPG的定位很简单,通过广告塑造干净、清爽、活力、**、轻松的品牌内涵……”彼时马云还不是*富,京东和刘强东远没有现在这么*,而沈亚则在长江商学院读书,寻找着第二次创业的机会。
“要创办一家像PPG那样的公司。”陈年再次拉来了好哥们雷军的
投资,又找了11位帮手,创立VANCL,中文名叫“凡客”,他要把衬衫通过互联网卖给每一位平凡的消费者,争取2010年销售额能够有2亿至3亿元。虽然当时他们当中只有一个人做过服装,听人讲面料和制衣的时候就像在听天书,但是,“大家都认为没关系,可以从其他的服装品牌找专业人士过来做。”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凡客就实现了既定目标。在此后的四年,凡客的速度如同坐上了“*箭”,2010年销售额已达到20亿元。“那时我们希望规模快速成长,做大做大再做大,希望2011年能做到100亿元,这怎么做到呢,就反过来推算我们做多少个产品来凑够这100亿元。”陈年回忆道,这种想法在当时的中国并不鲜见。
凡客摊子越铺越大:启动V+频道,吸引第三方开卖百货,组建自己的快递公司“如风达”。不仅卖服装,还开始经营化妆品、箱包,甚至连拖把都卖,*多的时候竟然有19万的SKU(库存量单位),员工达到13000人。
当2011年8月雷军发布小米手机的时候,陈年已经是名满江湖的电商大佬,凡客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知名服装品牌,先后获得IDG、软银赛富、老虎基金、淡马锡等知名投资机构一共6轮、高达3.22亿美元的投资,并宣布要提前一年进行IPO计划、拟融资10亿美元。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彼时的陈年难掩轻狂,“有个满头白发的老人,是一个欧洲品牌的老板,说他做了40多年都没有做到像我这样大的规模,当时我还是很得意的,那说明我聪明、运气好呗。”陈年那时眼中只有增长,对雷军提出的敬畏产品颇有些不以为然。实际上,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陈年就离开了产品一线,在上新品的时候,他只能看到那些产品负责人演示的PPT。
此时,凡客已危机四伏,不少忠实粉丝在抱怨自己买到的那些差强人意的商品,包括洗一次就严重缩水的T恤衫,穿几次就掉颜色的帆布鞋……“品类快速的扩张,导致了很多产品质量不过硬。”陈年向记者坦言,这是凡客*终坠入深渊的**。
库存也越积越大,2011年6月底,凡客的总库存为8.5亿元,而3个月后已经上升到14.45亿元。随着年底IPO计划推迟,凡客整个局面开始失控,其“持续亏损”的问题也凸显出来。曾有媒体报道称,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凡客3年累计亏损额约为6亿元。
之后的两年间,陈年都在和过多并且错误的库存作斗争,大力削减产品线和员工数量,并发动了多轮降价清仓活动。2013年8月,尽管合约未满,但陈年宣布从繁华的北京广渠门搬到了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搬家后的凡客员工只剩300多人,而库房也从28个锐减到3个。就连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如风达,也出售给了中信产业基金。资金链断裂、供货商讨债的传闻更是让陈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舆论漩涡。
做好一件衬衣的产品经理
打开凡客网站,*页便是一幅168元80支免烫衬衫的照片,主力产品的意义不言而喻,正如7年前陈年创立公司时一样,但温莎领、小方领这些专业词汇的冒出,又显得一切似乎已悄然而变。
2014年8月28日,在北京798D-PARK中心“一件衬衫”的新品发布会上,蛰伏一年的陈年又回到了“世界中心”。如同雷军分解小米手机一样,陈年用一个多小时去讲解手中那件衬衫,“氢键”、“聚烯氢薄膜嵌条”、“阿克苏长绒棉”、“免烫”等词汇唬住了原本“只给陈老板面子”的供应商和投资人。
“我之前准备了两万多字的稿子,这是《归去来》那本书后写的*长的一次,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后来写得有点魔怔了,可能写到十万字,发现就这一年围绕这件衬衫的事情,写完就是一本书。”陈年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