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崀山采药人300米悬崖寻仙草

2013-12-10来源 : 互联网

这是湘西南崀山深处一个很普通的清晨。山谷里浓雾缭绕,山风习习,万籁无声。4:30,采药人刘叙武就起床赶赴深山了。

“崀”,见于《辞海》,曰:“崀,地名,在湖南新宁县境内。”这处由红色砂砾岩发育到**的景观,世间罕见,无比惊艳。可是几年前,在它尚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还只是一个藏在深闺人未识的乡村公园。

而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刘叙勇、刘叙武兄弟来说,这座被地质**们赞誉为“丹霞瑰宝”的大山所赋予他们的,除了赖以生存的一方水土,还有“采药人”的身份。

**时代就有采药:结伴去深山悬崖,半月才归

崀山海拔300米左右的丹霞岩壁,陡峭无比,冬寒夏旱。除却地衣与藓类,鲜有他物。但就是这样的环境,却分布着野生铁皮石斛。

据当地人介绍,崀山采药的传统可追溯到**时代,有浙江温州、乐清一带的商人来到湘西南崀山,收购铁皮石斛,在此过程中,结识了刘氏兄弟的爷爷。

“我们没见过爷爷,大多数关于他的故事,都是奶奶说给我们听的。比如爷爷从那位采药人身上学会了采药的本领,然后就把每年采到的铁皮石斛卖给他。”40多岁的刘叙武留着平头,皮肤黝黑,说着一口不纯正的普通话。

“上世纪60年代以前,浙江乐清那边还经常有人过来收(铁皮石斛),后来中断了二三十年,直到90年代之后,才有人过来。”

多年后,那位浙江采药人的孙子沿着祖辈留下来的线索,找到了刘氏兄弟。接下来的故事,一如他们爷爷当年的翻版:为外乡人指路,做助手,然后渐渐学会如何辨别铁皮石斛,*立上山采集。

后来,村里还有两个人,主动跟兄弟俩学采药。每年6月,几人携伴去寻铁皮石斛,有时半月才归,甚至一个月。

野外采集铁皮石斛,成了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90年代,当时野生铁皮石斛可卖到400元*一公斤,而且价格逐年攀升,现在1公斤可卖六千七块*。”

五年内,不去同一处悬崖采药

刘氏兄弟采药,依然沿袭*传统的方法。用麻绳打好一个三角形的结,可以包住整个臀部,然后把绳系在山顶的树干、石头上。如果山顶荒无一物,那么就让一人坐在顶端,把绳的一端系于此人腰间,另一端系在采药人身上。

1997年,两兄弟刚开始学采药时,每一次置身于几百米高的悬崖间时,内心深处充满惧意。而后,多次的深山采药经历,恐惧感渐渐淡去。但每一次出远门,依然还是会有简单的仪式,在家中的神龛点上三炷香,祈平安。

此次赶赴崀山,是清晨4:30,山谷浓雾锁绕。

刘氏兄弟以及他们的两位同伴共同上山,寻觅传说中的仙草。四个采药人,四条麻绳,用*传统的采药方式向自然致敬。他们之间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幼苗不采;因为铁皮石斛的生长周期较长,五年内,绝不在同一处悬崖采第二次……

因受崀山地貌特征所影响,悬崖土质松蔬,用麻绳捆绑着的采药人还要时刻警惕从头顶跌落下来的石头,如有不测,便会跌落万丈深渊。

**深山林莽,悬崖技术**传承

只不过,曾经闭塞的大山,也逐渐被卷入现代文明的的洪流。2010年,随着崀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野生铁皮石斛也被列入****保护品种。这些祖祖辈辈以大山为家的采药人,也开始**深山林莽、群山攀缘。

刘氏兄弟今年都四十有余,家中各自有一个儿子,但他们或许不会把这门技术传承下去了。“他们今后有自己的路,让他们自己去走。”

如今,刘氏兄弟都在家中开起了农家乐旅馆,此外,哥哥刘叙勇还接一些小工程,弟弟刘叙武被选为村委会主任。上山采药的活计,已渐渐淡出他们的生活。随着交通的改善,崀山知名度的扩散,商业化的气息日趋浓厚,家家的经济渐渐宽裕,户户是统一的白色外墙,青色瓦顶,红色飞檐。

当记者离开时,再给这片山留下了眷恋的一眼。旅游的飞速发展注定使这座村庄摆脱田地的束缚以及对大山的依赖。所谓亘古与瞬间,野生与家养,本土与他乡,生存与生活,永远是一个博弈不息的过程。一如正在向我们日常生活走来的铁皮石斛,或是即将走向世界的崀山景区,已然**野生时代。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