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间,侯晓军的身份神奇变换着,这位年届40遭遇下岗的普通中国工人,在8年间**了一段颇有**色彩的**佳话。
中国人讲40不惑,而在侯晓军40岁的时候,却碰到了*痛苦困惑的事情——下岗。1994年6月,古城西安已经热浪滚滚,而侯晓军的心却像掉进了冰窟窿。1975年参加工作,在邮电部第十研究所电讯元件厂工作了近20年的他,终于在这个夏天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家闭门不出、闷头大睡了半个月后,他终于痛苦地意识到:无论是作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还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男人,都不能这么就趴下,他必须要自己出去谋生。
干什么呢?正好侯晓军的一位朋友有一批积压的落地电扇,每推销一台可以*10元。家庭和工厂两点一线生活了20年的侯晓军对推销一无所知,只好硬着头皮走出家门。积压的落地电扇应该向哪里推销呢?侯晓军想到的只有商场。这也难怪,对于已经习惯在工厂干活。从工厂拿*的侯晓军来说,20年来他根本不用去考虑商品的销售渠道问题。他所能采取的方法也只能是费力不讨好的笨办法。
冒着炎炎烈日,侯晓军一家商场一家商场地问,流汗不怕,让他受不了的是不断遭遇的**和白眼。转机出现在解放路的一家商店里,一个小伙子很热情地说:“等一下,**马上就来。”受够冷眼的侯晓军非常激动,更让他感动的是**爽快地要了100台风扇。这个上午,侯晓军淘到了自己的“**桶金”——*了1000元,比他在工厂当车间主任时工资多一倍还多。
但这样的机会毕竟太少了。随后的一年里,侯晓军推销过各种商品,但终于没能养活自己和家人。等到身上仅剩600多元*的时候,侯晓军想,我必须去寻找新的机会了。1995年10月,他踏上了南下深圳的*车。
追公交车追到15%工厂股份
在深圳这个城市里,对于只有一张高中文凭、年过40的侯晓军来说,机会并不比西安多多少。由于举目无亲,侯晓军整整2个多月没有找到一份工作,家里人凑的1000元*已经所剩无几了。
尽管没挣到*,可他从没有放弃的念头,总想着会有机会的。终于有一天,一张招聘电子玩具厂厂长的广告吸引了他的视线,侯晓军决定试一试。他这想法让身边不少一样在寻找工作机会的人十分不屑,人家都认为:你既没学历,年龄又这么大了,去了也是白耽误功夫。但是侯晓军还是要试一试,他和对方一联系,才知道厂子还没有建起来。于是,侯晓军毫不犹豫地找上门毛遂自荐,对**谈了自己车间主任的经历,并对企业的管理和建设提了不少建议。大概是他的勇气和十几年当装配工的经历起了作用,这位**当场决定聘用他负责生产流水线的设计和工程安装。
工资多少都没讲,侯晓军就干了起来。水土不服,身上起了疙瘩、腿上长了疮,但侯晓军依然没日没夜地泡在车间里。半个多月后,满手水泡的他竟然一个人完成了简易玩具流水线的设计和安装。
看到侯晓军如此能干,**也很高兴,新工厂的启动需要各种人才,为了留住侯晓军,**很快提升他为管理生产的副厂长,月薪1500元。那是侯晓军有生以来的*高工资。但是,他的好日子没有过多久,由于股东的原因,这个玩具工厂开工不久就关闭了。侯晓军又失业了。这段经历给了侯晓军从无到有开办一个企业的完整经验。不久,他又在一家只有几十人的彩印厂找到了工作,做经营部经理。
名为“经营部”经理,其实就是到处拉印刷业务的活儿,装备只有一辆破烂的自行车。有了从前的推销经验,侯晓军这次老道了许多,在深圳自谋生路的日子也使得他的思路开阔了不少,他知道寻找业务不能没有目标地瞎跑,而是应该寻找到一个更加快捷的方式。他敏锐地发现,对没什么技术力量的小彩印厂,大批量的矿泉水瓶包装印刷是主要的业务机会。
于是,在深圳繁华的大街上,人们常常看到一个中年男人骑着辆叮当作响的破自行车,狂追着驶过身边的一辆辆公交汽车,还不时停下来记着什么。那是侯晓军在忙着抄公交车上瓶装水厂家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在其他同事疲于寻找一次只能印一两盒的名片、包装纸、包装盒业务的时候,侯晓军却拉到了大批瓶装水商标印刷业务。这一回,侯晓军独辟蹊径的生意灵感获得了可观回报:彩印厂**决定,将厂里15%的股份给侯晓军个人,并参与年底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