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生命三角理论不靠谱

2013-04-26来源 : 互联网

每次地震之后,一种名叫“生命三角救生法”的理论都会以各种形式在中文互联网上广泛传播。近日,随着云南盈江、日本东北部接连发生地震,关于“生命三角”的信息又开始在**、微博上传播开来。“生命三角救生法”的流行,表明了人们对于地震自救的关注,但众多证据表明,在地震中寻找“生命三角”并非合理有效的做法。

 

什么是生命三角

“生命三角理论”认为:地震来临时,应该迅速找个大型、沉重的物体,比如衣柜、沙发甚至是一沓堆高的报纸,卧倒在旁边;天花板砸下后,物体周边会形成狭小的三角空间,挽救你的生命。物体越大,越坚固,它被挤压的余地就越小。而物体被挤压的余地越小,这个空间就越大,如果在能形成三角形空间的位置躲藏,就能获得*大的存活机会。

地震口诀:伏地、遮挡、手抓牢

美国红十字会灾难***前总管罗伯茨(Rocky Lopes)强调,根据对加州地震生还者所作的综合统计,地震*危险的伤害因素并非轰然塌下的屋顶,而是四处乱飞的家什和碎玻璃。“伏地、遮挡、手抓牢”(drop,cover and hold on)的地震口诀正是针对这个。这个口诀教导大家,在地震来临时要赶紧钻到桌子下边或用靠垫捂住*脆弱的头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并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动的准备。“伏地、遮挡、手抓牢”的原则是尽快缩小目标并使身体保持在结实的屏障之下,以免被击中。

"生命三角"任何时候都不值得一赌

在地震中,人很难移动位置。移动的距离越远、时间越长,在这途中受到各种杂物袭击的危险性也会大大增加。在美国地震*频繁的地区加州开展的公共健康调查显示,在地震中,人们跑来跑去找地方躲或者犹豫不决,确实会大大增加被飞在空中的东西打中的概率。这也恰好可以解释玛拉从加州和土耳其地震中得到的令人费解的统计结果——对地震发生时正躺在床上的人来说,躺着不动者受到伤害的概率要小于翻身下床者。

更多热点资讯,请关注湖南创业加盟网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