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不论"红白喜事"饭桌上的**道菜都是一甲大碗,在衡阳喊"头碗"。里面有草鱼做的丸子和酿豆腐等衡阳正宗做法的土菜。正宗的"头碗"也只有在衡阳吃得到.
“头碗”是衡阳传统风味佳肴。
据说,清代衡阳名宦彭玉麟家厨在鱼丸、黄雀丸、锅烧丸等地方风味小吃基础上创制。“头碗”菜集众多小吃品种于一碗,层层堆砌,形如宝塔,以寓步步登高。衡阳“头碗菜”、又名“宝塔香腰”、“管堆子香腰”。
另据说,《头碗》在清中期流于衡阳县(后分两县,衡阳县、衡南县),衡州府一带。相传曾国藩在衡阳演武坪(石鼓蒸水、湘江相汇处)出兵东进,大宴士兵时,**碗端出来的就是这碗菜,故取名为《头碗》。另一说:中国瓷碗中*大的民用菜碗(碗口经约为400毫米,小面盆一般大小),衡州府一带百姓称为头碗。此菜“内容”丰富,花样较多,菜叠菜,共计八层,每层八片(或八块、或八个),按每席八人配置。
“头碗”后传入民间,成为衡阳风味酒席中的定型头碗菜品,亦是民间结婚、生子、祝寿或逢年过节团圆饭中不可缺少之物。菜分七层,由下至上分别为:红枣虎皮蛋、滑肉、锅烧丸、黄雀肉、鱼丸、蛋卷、腰花。亦可再于顶上加盖其他菜肴。盖海参称为“海参香腰”,盖干贝称为“瑶柱香腰”,盖肉片、猪肝、猪心等,即普通宝塔香腰。垫底之物亦可因人,因时,因物质条件而异。其特点是:造型美观,色彩艳丽,咸甜鲜香,味美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