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冬至习俗:熏腊肉,吃糯米饭

2011-12-26来源 : 互联网

 

1、冬至日吃饺子是长沙太守张仲景传下来的

在北方,每年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也有传说称,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2 、冬至这**,长沙又叫做“冬节”

长沙民间以冬至为起点,九天为一个时间段,作有《数九歌》曰:“初九二九,相逢不出手(手插在袖筒或口袋里);三九二十七,檐前倒挂笔(冰柱);四九三十六,行人路途宿(回家过春节);五九四十五,穷汉阶前舞(赞春、送财神);六九五十四,枯桠枝发嫩刺;七九六十三,行人路上脱衣裳;八九七十二,麻拐子(青蛙)田中嗝;九九八十一,脱去蓑衣戴斗笠。”

由于冬至曾为农事节气之*,有其特殊内涵,史称冬至为“亚岁”,长沙俗谓“冬至大如年”。冬至前**叫“小至”,小至之夜,旧有全家团圆聚晚宴,叫“二除夜”或“冬除”;有的晚宴上吃馄饨,馄饨与“浑沌”谐音,意谓冬至为开天辟地的纪念日,取“浑沌初开,乾坤始奠”之说。

冬至又称“冬节”,长沙旧有聚族人于宗祠祭祖的习俗,届时杀猪宰羊,大办“冬至酒”。举行祭祀仪式时,年长者不惜远道跋涉回乡,入祠祭祖。吃冬至酒因男尊女卑陋习,只能男性参加,妇女不能入席。已婚妇女于是日回娘家,夜晚必须赶回婆家。这**各家还有吃糯米饭的习俗,谓可润皮肤,防手脚冻裂。

3、冬至这**要吃“猫乳”、糯米饭

长沙城乡居民习惯在冬至前后制腊鱼腊肉,将鱼肉用盐腌四五天后挂当风之处晾干,然后用木屑、谷壳、橘皮、花生壳熏烤,或挂柴灶上熏烟,至其色金红,叫“冬腊肉”,可贮留至次年夏日不腐。冬至日做霉豆腐,俗称“猫乳”,为长沙地方特产之一。是日采制的桑叶为正宗冬桑叶,解热明目。这个时候还可以吃吃糯米饭,这是很多年轻人不熟悉的长沙老习俗了。

冬至这**,还要用热水泡下脚,什么讲究,一下子也说不清。

4、冬至进补正当时

有句谚语叫“今年冬至进补,明年三春打虎”,意思是说,在冬至前后进补,效果会特别好。因为,冬至进补既可*病,又可防病。为了满足消费者冬至进补的需求,有的商家专门设置了“冬令进补”专区,上百种南北干货、滋补汤料一应俱求。据销售人员介绍,冬至进补要因人而异。冬天时手足冰凉的人,可以食用红枣、干姜、人参、辣椒、羊肉等;肾虚的人,可以在煲汤时放些生姜、肉桂、人参、甘草、枸杞子等;经常用脑的上班族和学生,应经常吃核桃。

据**介绍,冬天调养得好,春夏发病就少。正是基于这个观点,冬补应以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为宜。可用各种鱼类及牛、羊、狗肉,加放**人参、黄芪、桂圆、红枣等,或做汤、或为膳。只要脾胃吸收好,进补后定会使人储备更多的能量,从而增强免疫抗病能力。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请进入>> 

长沙旧有聚族人于宗祠祭祖的习俗,届时杀猪宰羊,大办“冬至酒”。这**各家还有吃糯米饭的习俗,谓可润皮肤,防手脚冻裂。今天冬至,想吃糯米饭怎么办呢?一是直接买糯米自己做,二是超市里有现成的一碗碗的糯米饭八宝饭。买回来蒸一下就行。

说起糯米,让我想起前几天看“鬼吹灯”。那里说的僵尸(“大粽子”)就怕糯米。我到网上查了查有关的资料,我国90%的水稻面积是粘稻,糯稻只占全部水稻面积的10%左右。糯稻是由粘稻发生单基因突变而来,并且仅在谷粒的质地、粘度上有所差异。所以在超市里转一转,糯米的价格要比什么泰国香米都高许多。至于糯米可以修理僵尸的说法从何兴起,竟一时找不到确切的资料。

我怀疑编造糯米防僵尸说法的人一定有吃糯米饭噎着的经历,这是糯米**的可怕之处,医生也会告诫消化不良的病人少吃糯米为好,但中国传统饮食里糯米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尤其到了冬至这**,许多地方有吃糯米饭的习俗,就连汤圆,其原材料也是糯米粉。

在我老家,*常见的早点除了米线就是一种叫做“豆浆糯米饭”的东西:用筷子挑两团糯米饭到碗里,舀上一匙羹白糖,再浇上一汤勺豆浆,热气腾腾,方便快捷。我从小至今约莫也吃了上千碗,很不幸,后来证实这碗糯米饭和豆浆油条一样是我们极不健康的传统早点。

在我们老家还有一种糯米蒸糕,由于抹了一层糖浆,所以又饱口又饱肚。但同样不幸的是,一定要到有人去世,家中的亲戚才会来做这道美食。天可怜见,我小时候很少有机会吃什么美食,于是就天天等着吃糯米蒸糕,有时等得太久了,就忍不住问父母什么时候才会再死人,为此狠狠吃过一记耳光。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