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大力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全省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打造绿色湖南的宏观形势下,洞庭湖区总体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就是要打造全省**、全国知名、具有**品质的洞庭湖绿色经济**区,形成湖南发展的战略增长极、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点。
发展战略的联合协作 洞庭湖区三市要建立区域合作发展磋商机制和工作机制,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近期、中期、远景合作事项,进行定期协商,形成发展共识。建议省委、省**建立综合指导机制,成立洞庭湖区域发展协调**小组(洞庭湖现代农业**区建设协调**小组),负责区域发展的综合决策、工作指导和行动协调,实行重大事项统一规划、重大资源统一管理、重大项目统一布局。建议省委、省**和三市共同加大对国家的汇报衔接力度,通过共同呼吁,争取国家层面的重视,力争将洞庭湖现代农业**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
生产标准的联合协作 要逐步建立区域性现代农业标准体系,提升区域农产品质量档次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各市要成立专门的工作协调机构,负责标准化体系的统一制定和管理,加快推进农村标准技术创新和重要标准技术的研发,**是制定粮、棉、油、果蔬、畜禽、水产等主导农业产品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标准,逐步推动制定的标准上升为**标准乃至国家标准。
基础设施的联合协作 加快完善洞庭湖区农业基础设施,在交通、水利、农机、能源等方面实行统一规划、共同争取、同步实施。水利方面,加快推进洞庭湖新一轮水利综合*理,抓紧实施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把洞庭湖区基本农田建设成为***的农田。交通方面,抓好铁路、高速公路和港口建设,加强航道疏浚和港口建设,晶块开工建设长益常城际、常岳九、荆岳等铁路,加快东常、岳常、常安等高速公路建设和军慈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逐步实现洞庭湖区域的纵深通达、快捷通达。农业机械化方面,抓住国家实施农机补贴机遇,**经济适用的农业机械,优先补贴节能环保机型,引导农民购买先进的大型农机具,提高洞庭湖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同时,加大通信、电力、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生态*理的联合协作 洞庭湖区生态*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范围很广,迫切需要各兄弟城市紧密协作。要进一步加强规划研究,抓住长江流域开展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试点的契机,探索加快洞庭湖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争取将洞庭湖生态综合*理纳入国家总体规划。一是加强湿地保护。制定洞庭湖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将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进行整体规划,共同升格为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对整个洞庭湖湿地的保护。二是加强水系保护。进一步加大水源保护力度,建立完善的洞庭湖去水系保护体系,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大力圧减珍珠养殖面积,严格控制投肥养鱼,保护水体体制。三是加强面源污染*理。共同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整*,加强农村面源污染和畜禽集中养殖污染*理,努力实现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庭园清洁。
物流市场的联合机制 要建立统一、开放、高效的洞庭湖区农产品交易市场,加强质量检测、仓储物流、包装运输等市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提升区域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的综合功能。积极探索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与期货市场融合发展。促进区域间农产品产销合作,扶持农业流通合作组之间的跨区域合作,开展区域间农产品运输、销售、品牌等合作。推动农产品流通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开展农产品价格信息、加工信息、流通信息的交流合作。
科技服务的联合协作 主要是推动农业科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人才流动,促进洞庭湖区现代农业发展。整合优化三市农业科技资源,加强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前沿性、方向性的重大科技问题,深入开展综合研究和协同攻关。建立区域科技兴农服务组织,定期联合实施科技下乡,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促进科技人才的跨区域、多途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