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夹弦 由纺棉小调到百年雅韵

2011-10-25来源 : 互联网

二夹弦剧种起源于河北,发展于山东菏泽,流传于苏、鲁、豫、皖四省边界地区,解放后在亳县受到重视,得以迅速发展,并融合了江淮地区的清音戏和黄梅戏等地方戏曲的特点,逐渐形成自己的*特风格,成为*受亳州群众欢迎的两个主要剧种之一。

历史溯源:原为纺棉小调

二夹弦剧种起源于河北,发展于山东菏泽,流传于苏、鲁、豫、皖四省边界地区。据传说,二夹弦这一稀有剧种,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关于二夹弦的由来,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朝嘉庆年间,山东濮州有一秀才家境贫困,但酷爱诗歌,精通韵律。一日他听到女儿纺花时哼唱的小调和弹纺棉花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美妙悦耳,十分动听,于是他把谱子记录下来,教女儿唱。时遭天旱,父女南下逃荒,沿途唱着他编的小调乞讨,每到一处村里人都很爱听。这就是*初的纺棉小调。

二夹弦唱腔是在“纺棉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曲调由黄河船歌、渤海沿岸的渔民号子、打夯号子及民歌小调等融合变化而成。在发展中又汲取了花鼓、梆子、琴书等民间歌舞、戏曲的音乐营养,经历代艺术**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唱腔。演唱技法上以大本嗓子吐字(唱词)假声拖腔。即句尾用鼻音和胸音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真假声频繁交替的二夹弦声腔特色。

二夹弦主要伴奏乐器是四胡,这种乐器上的四根弦每两根分别夹一束弓上的马尾,进行拉奏,人们因以名之,称之为“二夹弦”。亳州本地也称之为“两夹弦”。

二夹弦的剧目多是表现男女爱情和宣扬伦理道德的,且农村题材居多,乡土味很浓。

在亳演变:流传·融合·*具一格

“二夹弦”开始在亳传唱的时间是1910年左右,当时有人在亳县的燕庄一带组织演出。从那以后,二夹弦队伍不断壮大,组织逐步健全,不断吸取借鉴梆子、京剧等丰富自身,角色渐有明显分工。1959年亳县二夹弦剧团正式成立,但受到*****的严重影响,1973年二夹弦剧团被迫解散。*****以后,1980年亳县又成了二夹弦戏校,三年以后转为二夹弦剧团,这期间剧团的主要演员,李景芝、付红伟、吴丽、周艳曾多次在省和地区的戏曲大赛中获得好成绩,1988年亳州二夹弦剧团和梆剧团合二为一。

亳县二夹弦很有特色,戏班是家族式的“子弟”班。艺人们同命相怜,患难与共,合作很好。艺人多是一专多能,演员能演几个行当的角色,伴奏人员能身兼多职。行当上虽发展到“六门十二行”,但主要的是小生、小旦的戏,红脸的戏也不少,小丑的重头戏不多,花面也不多,多由红脸兼唱。

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亳县二夹弦在解放后向外学习中既吸收山东“二夹弦”清新柔美的旋律,又采取河南“二夹弦”高亢明快的节奏,且融合了江淮地区的小调、清音戏和黄梅戏等地方戏曲的特点,渐渐形成了自己清新、秀丽、婉转、多姿、刚柔相济的特色,成为*受群众欢迎的两个主要剧种之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众多原因的影响,全国仅有的几个二夹弦剧团都相继消失。到目前为止,谯城区梆剧团是**能够演唱二夹弦这一稀有剧种的文艺团体,但仅仅是一些小剧目。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