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养蚕的发展

2011-10-24来源 : 互联网

湖南人口,西汉时七十一万多。由于湖南土地肥沃,外地人逐渐向湖南迁移。百多年以后,到了东汉,全省人口达到二百八十多万,随着人口的增加,也促进了洞庭湖周围地区的农业和蚕桑的不断发展,形成了新的经济发展地区。三国初期,“李衡于武陵龙阳(今汉寿)江洲上,种桔千树,树成,岁得绢数千匹”⑧。这些绢,无疑是洞庭湖滨附近产品,说明滨湖在当时蚕桑已有基础。

西晋永嘉年间(公元307-312年)至到刘宋末,北方人民,避难南下的有七十多万人。其中一万多人到了湖南,对湖南农桑生产,起了促进作用9。至南朝期间,湘州已是“民丰土闲”,孙谦在零陵等地做官,“劝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常多于邻境⑩。”同样种田,不过零陵地区务尽地利,劝民种桑,养蚕增加了收入。

湖南蚕桑繁荣时期,*推唐代。唐太宗即位后,制定租庸调及摇役等制;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以至私人手工业,诸如制锦坊,染坊,纸坊等,显著地增加。当时湖南的“武陵居民,勤于耕织,自贞观以来,制锦绣为业;其色鲜明,不在成都锦宫下⑾。”说明一千三百五十年前的常德市郊居民,制锦绣的工艺技术,已经达到当时全国有名的成都“锦官”水平。僻居湘西永顺的少数民族生产土绫,厥贡唐朝12。土锦也有名,“以一手织纬,一手用细牛角管桃花,遂成五色。”郴州上贡绽布,丝布。澧州土绢,衡,永两州产罗。尤其唐初,把绢帛作为货币使用,用它作为买米,买鱼,买柴,薪俸流通市面⒀。使湖南蚕桑,受到影响而发展。

唐制全国行政区划分十道,分道贡赋丝绸,其中湖南的岳,潭、衡、永、郴、邵等

州,属江南西道采访使;辰、锦、权、化四州,属黔中道采访使。厥赋麻绽,厥贡金银、井、绕、蕉葛、绵、练、鲛革、丹妙。澧,郎(常德)二州,属山南东道采访使,厥赋绢,布、绵、铀、厥贡金,绽,漆。湖南岁额绫、罗七万匹。衡、永岁入中,平、小罗各一万匹。湖南岁贡天申上礼纳四百匹,平施三千匹⒁。加上民间余留的丝绢,折合蚕茧,将在万担以上。当时湖南的丝绢主产地,集中在湘江零陵。衡阳和湖区的常德、澧州。安史之乱,湖南的农业,仍稳步发展。刘晏云:“潭、桂、衡阳必多积谷……沦波挂席,西指长安,三秦之人,待此而饱;六军之众,待此而强。”洞庭湖区的蚕桑,也较发达。元稹描述元和(公元806一820年)时的岳州农村诗:“年年四五月,茧实麦小秋……”⒂那时岳阳的蚕茧,年年丰收的景象。不过农村的税赋也重。因为唐后期,在征收税时,大部分*要折成绢帛实物纳税,农民叫苦。柳宗元贬谪永州十年(公元806一815年)有一次路过农村,在农民家里投宿,农民向他诉说**苛政,难以应付。诗人写了“田家”诗三*。其中有“蚕丝尽输税,机杼空依壁。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⒃

到了唐末五代十国,军伐各霸一方,扩充势力。当时湖南楚王马殷,“抑买民茶运茶于河南卖之,以易增纩、战马而归。”但还不能满足马殷**扩充军备之用。又规定百姓纳各种税,都要以绢代*。迫使农民不得不多种桑养蚕⒄。不过在马殷统*时期,湖南蚕桑较前是有发展的。

北宋,丝帛贡赋,仍承唐制。征调绢绸丝绵,以供军需的时候,特别指出“就所产折科和市……青、齐、郓、濮、淄、潍、沂、密、登、徕、衡、永、至州市平施⒅。”其中衡、永是湖南蚕丝产地。所谓“就所产折科和市,”即当地土特产,折成税额,按官价收购。这里还说明另一个问题,衡、永从唐初至宋初三百多年,衡永两州的蚕桑生产是稳定的。到了南宋时期,洞庭湖区的蚕桑,有了明显的发展趋势。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澧州志》记载:“连雨至五月,害蚕、麦、稻。”说明八**前,澧县农村养蚕,收麦,插秧,成为农家春季三项主要农活。公元1130年钟相(武陵人)在洞庭湖起义,以摩尼教为宣传,号召入教后,可得‘田蚕兴旺,生理丰富。”农民欢跃参加,很快占领了常德,长沙,辰溪,澧州等19个县。⒆失败后,杨么继续战斗,实行“兵农相兼”,“陆耕水战”的方针,使洞庭湖出现了乡村有酒坊、村家有猪、羊、鸡、鸭之类(当然包括蚕桑)的局面⒇。当时提出“田蚕兴旺”的口号,能够符合农民的心愿,说明洞庭湖那时的蚕桑,已较普遍了。

百多年以后,到了元初,由于棉花的栽植迅速**。元**于1289年4月指示:“造浙

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水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布)十万匹。”又定江南夏税折征木棉等物。当时湖南洞庭湖成了木棉**区。所谓“巴陵(岳阳)、滨湖沙土,宜种木棉,妇女工织丝。”明初,纺纱织布,成为农村重要的家庭副业。相反的洪湖的蚕桑、日趋衰败。常德,平江、益阳等《县志》都反映说:“明初征丝,后改征绢,又折征米,又折征银。”常德地区在唐代原是织锦产绢的地方。七**以后到明代《县志》说:“按蚕桑丝本府原不产,府属俱于他处买办,以供贡额”,滨湖益阳县,“夏税丝,蚕桑丝二丝,里长领银买丝,造成折绢。”说明洞庭湖区蚕丝已不多了。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丝织业,在明代发展很快。洪武年间,取淮、徐桑籽20担,禽种辰(辰溪)、永(零陵),宝(邵阳)、衡(衡阳),数年之后,民获大利。播种实生苗,几年后,就获大利,是有所夸张的。但在湘西是有成效的。例如:红苗集居的乾州(吉*)“桑麻遍野,赖以为衣。”邓大猷泳溆浦农村诗:“二月中和天气溆,东风几日草痕绿。白云深处有人家,不种桑麻便种竹”。“万历年间,中承陈长乐,在辰溪新建汉寿亭候祠,刻石歌曰:“侯乎侯乎神洋洋,民间俯仰在蚕桑。……”少数民族广泛用蚕丝作绣花衣裙,丝包头,土绢,绵绸、丝帐。辰溪贫贡口,桥头等地,邑中所出:“黄绢、双丝绢、钓铀之属,商贩多于此地收买。”

湖南蚕丝,作为商品性的大量发展,还是1840年**战争以后的事情。由于蚕丝出口,获利较厚,刺激了农民养蚕的积极性,引起湘省当政的注意。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湖南巡抚吴犬徵(江苏关县人),得到张之洞的支持,在湘省主办茶叶外销的同时,并向浙江购入桑苗,发给农民栽植,蚕茧逐年增加。

1907年,产茧25000担。

1914年,产茧48578担。

1933年,产茧97100担,桑园50324亩。

(上述数字据《中国蚕丝·**24年出版》)

从上述数字来看,湖南蚕桑发展特点:(1)由二万五千担茧,到十万担茧,用了二

十三年时间,平均每年增产三千二百六十担,跨的步子不大。(2)桑树多栽植在屋旁、溪

边,很少占用农作物耕地面积,做到了“地尽其利”。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