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有哪些创业商机?

2016-04-26来源 : 互联网

如今有人喜欢把**的广告语当口头禅,而在南城县徐家乡就流行着这样一句广告语式的口头禅:想**种花菇,要技术找冬华。这里所说的“冬华”,就是该县花菇种植大王——黄冬华。年仅31岁的黄冬华,不仅是当地的科技致富能手,还是深受群众喜欢的花菇种植技术“播种者”。

种植花菇使黄冬华走上了致富路,但他的致富经历却与众不同。1996年,黄冬华高中毕业后只身到河南务工,摸爬滚打多年,挣了不少*。但他不满足现状,脑子里一直在思考怎样**走出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模式。他看到河南许多农户靠种植花菇发家致富,觉得这是一项朝阳产业,便毅然从年收入5万多元的装潢业中抽身而出,到当地花菇种植基地学习花菇种植技术。2005年春节,黄冬华回到了家乡,经过考察,在徐家乡陈家村创办了南城县**家集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企业——天华食用菌有限公司。

黄冬华的公司面积达15亩,设有制菌、生产、加工基地各一个,发酵暖房4020平方米,菌菇生长大棚36个。黄冬华心里清楚,大规模的基地式生产不能再靠老办法,要靠科学,因此许多事他都亲力亲为。2万多个菌包由他亲自照料,时刻关注结菌变化,因为稍不注意将会长成杂菇。花菇年产三茬,有一茬结菌时正逢盛夏,而结菌需在低温下进行。为此,他起早摸黑,每天仅喷水降温就得花费5个多个小时。黄冬华还经常上网查询食用菌种植技术和市场信息,2006年,他通过网络接到来自韩国、日本等地客户上万公斤的花菇订单。银伞朵朵**来。目前,黄冬华的企业年产鲜菇4.5万公斤,产值达135万元。

黄冬华成功了,在个人致富的同时,他没有忘记父老乡亲。黄冬华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带动了周边160余户农户从事花菇种植。为了让更多的人掌握花菇种植技术,黄冬华经常深入菇棚,从制棚到结菌到成菇,每项技术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菇农。他还在农闲期间,开办了10多期食用菌技术培训班,培训人员1000多人。在黄冬华的热心指导和他的企业辐射带动下,目前,徐家乡仅江家、湖东、下弓、贺家、刘湖等村花菇种植面积就达500多亩。

致富无止境,帮扶有恒心。黄冬华说,他计划明年将菇棚扩大到100个,菌包增加到5万个,同时还将引进红菇、白灵菇等新品种,拓宽农户致富渠道。此外,他还准备建立一个食用菌技术培训基地,按照食用菌生产特性,定期为村民讲解种植技术、病虫防*等知识,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

胡成宗的创业故事

年龄不大,但阅历丰富;个头不高,却更显精明干练;话语不多,然而句句充满自信。胡成宗给人的**印象,自然会把他和成功商人联系到一起。是的,从一名学徒工,到腰缠万贯的商界骄子,他只用了17年时间。

胡成宗,金溪面包商会会长、陕西省江西商会副会长、陕西成宗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每一个头衔,都是同行与社会各界对他创业成功的一种认可,也是对他多年打拼的回报。今年才36岁的他,便成为同龄人、同行中的佼佼者。

成大事者苦其心志

古之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十八九岁,大部分人还在过着不知愁的快乐生活。可胡成宗看到周边不少人出外做面包,回来时不仅带回大把钞票,还带回香甜可口的面包。“这么好的面包是怎么做出来的?”带到疑问与好奇,他远走他乡,跟着一名亲戚做面包学徒工。

天没亮起床,午夜才有觉睡,**睡眠不足6小时,对一位年轻小伙来说,特别困。开弓没有回头箭。来前已向家人**:自愿学徒,决不反悔!不能自食其言,胡成宗暗暗鼓励自己坚持下去。好在做面包的整个过程,就像一块磁铁,吸引着他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配料、和面(打面)、成型、醒发、烘烤、包装,每个环节,他都从生疏到熟练,之后再有所创新,每一道工序他都做得有滋有味。一年生、两年熟、三年才能放放手。一般情况下,三年才能熟练掌握面包制作的整套工序,可他一年就学会了。

与其帮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做**。第二年,在家人及朋友的帮助下,他在山东济南开了**家面包店。为了省店租,他把店开在城郊结合部;为了面包好吃,他既当**又做伙计,与面点师一道,对面包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期间,他还不惜重金,先后到韩国、日本等地学习面包、西点制作技术。新鲜香甜、品种繁多、价格实惠,他店里的面包,颇受顾客青睐,总是****。

决千金者不计锱铢

锱铢必较,成不了大气;舍得舍得,有舍才能得。这是胡成宗常说的一句话,仿佛成了他的行动指南。正当济南城郊的面包店开得红红**时,他毅然决定:转店另寻它地开店。个中原因,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他才道破天机:店面增值,周边同类店增多,见好就收,何乐而不为。就这样,他先后转战济南、安康、宝鸡、咸阳、延安等城市,开设金溪面包连锁店近30家。

聪明者善思考,善思者财路广。胡成宗在生产、销售面包的过程中,常常因为面包的最后一个环节而苦恼,花*不少的包装,总是不尽如人意。原因是,懂面包的不懂包装,懂包装的不懂面包。那些年,懂面包的与日俱增,懂面包包装的少之又少。悄然发现的这个商机,他哪能错过。要从一个自己游刃有余的行当转到一个全然生疏的行业,相信很多人下不了这个决心,毕竟又要从头开始。但胡成宗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干上了,2005年,他转行从事食品包装,注册成立陕西成宗包装有限公司。

当他花了不少时间与精力熟悉包装行业后,再回到面包商中了解面包包装需求时,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昔日处处互相提防的竞争对手,如今没有了任何顾忌,谈笑风生,推心置腹。他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多,他的包装公司得到迅速发展。如今,其包装公司成为当地知名企业,旗下有技术人员与职工100多人,一批全国知名品牌饼店成了他的客户。

谋全局者事业兴旺

古人云:善谋者胜,远谋者兴。金溪在外的面包从业人员不下3万人,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开设面包房万余家。如何将这些分散的创业者聚集在一起,抱团发展?在金溪县委、县政府的强力支持下,去年10月26日,金溪面包商会应运而生。众望所归,胡成宗被推选为首届商会会长。商会迅速成为了金溪面包人的“娘家”,成立一年来,已在上海、北京等地设立了10个分会。

标签: 抚州创业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