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信阳固始人姚光华,1999年之前还在温州一家工厂里打工,靠低廉的工资养家糊口。5年后,他在过刊(过期杂志)市场中看到商机,注册了一家图书公司,做起了过刊批发生意,没想到生意蒸蒸日上,温州过刊市场的同行无人不知他的大名。
然而,好不容易在温州闯出一片天地的姚光华又看上了中原大地广阔的市场,2005年毅然回到郑州,搞起了过刊网络营销,经过近两年的打拼,目前客户已遍布全国,他也在过刊市场中*了个盆满钵满。
批发过刊,掘到**桶金
1999年,在温州一家工厂打了几年工的姚光华结束了不挣*的打工生活,向亲戚老乡借了笔*准备开个小书摊。温州的外来打工者特别多,下班之后很少有娱乐活动,看书是一种*省*的休闲方式,很多工厂附近都有这样的书摊,姚光华认为肯定有*可*。
白天,他和一些小书贩到温州的几个废品收购站去买旧书和过期杂志。然而,半年下来,却并没有挣到多少*。
因为摆地摊卖书的小贩很多,废品收购站就不断提价,原本收购时只有几毛*一斤的图书卖给姚光华他们时,已经提到3元多一斤,根本没有多少利润可言。
有一次,姚光华在一家废品收购站挑了600多元*的旧杂志,收购站却让他把那些他不想要的书也一起买下。生意自然没有谈成,姚光华开始想从哪里可以成批量地购买旧杂志。于是,将书摊转让后他打定主意要做过刊批发生意。
2000年4月,姚光华揣着借来的*,来到杭州一家杂志社,以每本0.5元的价格一下子买了2.5万本过期杂志《山海经》。凭经验,他知道这本以小故事为主的杂志是打工族*爱看的。
这批过刊运到温州后,姚光华以每本0.9元的价格批给书贩,很快就销售一空,他一下子就*了一万元。
摸着门道的姚光华又联系了几家杂志社,做起了供应过刊货源的生意,在温州摆书摊的书贩几乎没有不认识他的,大部分书贩都到他那里批发过期杂志。
到了年底,除了屋子里一堆堆旧杂志,姚光华口袋里还有了两万元的积蓄。
成立图书公司,几乎垄断温州过刊市场
但姚光华并没有满足于现状。2001年春天,他只身一人去义乌的图书市场,想成批量购买更多的旧杂志,在一个书店前,他被一个人叫住了,这个人表示他有大批旧杂志和旧书要出手,双方很快谈好价*。书打包装车后,姚光华付了1.6万多元的货款。后来拆开包装的时候一看,顿时傻眼了:装箱的旧杂志变成了废纸和砖块。
姚光华一年的心血就这样被骗得干干净净。
经过这次上当受骗,姚光华学聪明了,直接跟杂志社联系,之后亲自去取货、打包、托运。生意开始一帆风顺。
之后,他又开始发展二级代理,将过期杂志批量卖给他们。到2004年,姚光华销售的过期杂志已达到100多种,手中的积蓄也不断增加。
2004年4月,姚光华用30万元的积蓄在温州注册了一家图书公司,扩大业务。此后,温州的过刊市场几乎成为他的**。
“杀回”郑州,干起过刊网络营销
然而,到了2005年5月,姚光华又坐不住了。图书公司的销售量已连续几个月停滞不前,他明白,温州市场已经被开发得差不多了。
这次,姚光华将“战场”转移到了郑州。
带着固始人特别的犟劲,姚光华将温州的公司转手,单枪匹马来到郑州。
面对**的市场,他马不停蹄地考察。之前几乎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的他,却试图将主要力量投在过刊网络营销上,以此拓展市场。
注册了公司之后,他又注册了“过刊交易网”,并开始招兵买马。刚开业时公司没有招聘业务员,而是用高薪招聘了两名网管、3位客服,让他们在网络上推广网站和公司。
同时,他联系更多的杂志社,将过期杂志的品种扩大到400多种,并将目录和价格挂在自己的网站上。
“通过网络发展客户,减少了原来的二级代理的利润分成。我们不用业务员,网络就是*好的营销员。”姚光华说。
和当年只在温州发展客户相比,如今,姚光华的客户网络已辐射全国,采访时记者在他桌上看到,订货单来自全国各地,山西、广西、安徽……经营不到两年的过刊网络营销生意,也让姚光华*了个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