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6岁的“农二代”曾宏成做了一个令朋友吃惊的决定——辞去市区稳定的工作,回村跟随父母养鸡。曾宏成家里的黑羽乌鸡养殖场位于襄州区峪山镇星*村。2013年,曾宏成父母开始采取山林放养方式养黑羽乌鸡,起初只有80多只,慢慢扩张到400多只。鸡越来越多,销路成了难题,鸡蛋严重滞销。去年初,老俩口想把鸡处理掉,曾宏成却觉得生态鸡场大有可为,他辞掉市区的工作,回家养鸡。
辞职后,曾宏成一边跑销售一边扩大养殖规模。去年5月,一座开放式的鸡舍建成,黑羽乌鸡增加到了6000多只,鸡蛋逐渐有了固定销路。由于鸡舍四周长满松树,曾宏成给养鸡场取了个好听的名字——“松针农场”。
土鸡蛋只售“朋友圈”
“生态养殖加上玉米喂养,鸡蛋要卖到2元一个才能**。”曾宏成告诉记者,鸡蛋虽然不愁销售,但缺乏宣传,一直卖不出好价*。
去年10月,曾宏成认识了从事市场运营工作的王彬。两人大胆决定——用红*的“**”渠道销售土鸡蛋,鸡蛋只在朋友圈中销售。
不到一周,两人创立了“**品牌”——鸡窝,还设计了商标和礼品包装盒。
去年11月27日,“鸡窝”土鸡蛋在朋友圈开售。由于朋友圈能实时看到鸡场环境,头**还在鸡窝的蛋,第二天能上餐桌,这些概念让“鸡窝”土鸡蛋**。
去年12月,两人在朋友圈卖出了5000多枚土鸡蛋,营业额过万元;今年1月开始,松针农场的土鸡蛋已经供不应求了。
****成功,曾宏成今年开始扩大规模。高峰时,鸡场黑羽乌鸡达到了12000多只。经**,*终保留了9000多只种鸡。
体验营销赢得点赞
“是真土鸡蛋吗?”“是实景图吗?”王彬每天收到很多这样的信息。于是,王彬推出新的营销方式——**下单,顾客可以自己到鸡窝取蛋。3月15日,松针农场迎来了**批取蛋的顾客,“当天,松针农场桃花盛开,鸡在树丛中跑来跑去,像是生活在桃花源一样。”参与活动的市民乔怡在朋友圈这样形容松针农场,并配发了照片。
这次活动在朋友圈传播后,打消了大家的疑虑,网友纷纷点赞。次日,就有十几个人联系王彬,想购买“鸡窝”的土鸡蛋,并希望去松针农场踏青、取蛋……
采访后记
创业新空间
去采访曾宏成的路上,目之所及的自然村都显得十分萧条,许多农户大门紧锁。“村民们年后大都进城去打工了。”我问曾宏成,别人都往外走,你怎么往回走?曾宏成沉默了好久,说:“这里有创业空间。”去年来,媒体上关于“农二代”辞工回到家乡端起“土饭碗”的报道越来越多。区别于传统农民,这些“农二代”将新型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的农业紧密地结合,用物联网、电商等技术给新农业插上了翅膀。
采访结束前,曾宏成对记者说:“我回来之后才发现,现在农村的创业空间更大,村里的人不必全部往城里挤。”曾宏成希望村里能多几个他这样的“农场”,他坚信,多起来的“农场”很快能让乡村经济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