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十余年的职场生涯,他曾在多家企业修炼磨砺,也曾感受过工作的辛苦和压力。如今,他感谢过往的所有经历,为修成“正果”,他选择了创业,他就是九思软件CEO王海波。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他立志把九思做成**老店。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文化打底修炼为先
儒家文化起源于齐鲁大地,祖籍山东的王海波举手投足间都散发出儒家气息。我们交谈的话题是从“九思软件”这个名字开始。王海波说,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希望自己的企业可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王海波认为,文化底蕴可以支撑一个企业走很远的道路。中国能够跻身世界大国之列,是因为拥有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同样,一家**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终也是源自于企业自身的文化基因。
企业的成长与个人的成长其实很相似。九思软件的文化基因不但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打上了王海波多年职场人生的个人烙印。十余年的职场生涯,海尔、用友、浪潮等知名企业的“修炼”经历,这些宝贵的精神**被王海波带到了九思软件,带给了九思软件的全体员工。
每一段经历都是宝贵的**
回忆过往,王海波说,海尔的工作非常辛苦,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压力,挑战自我。“那时候,一周上7天班,早出晚归,星期日也经常不能休息。我在福建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周日上午10点钟到公司,发现墙上已经贴了公告‘王海波经理迟到,罚款50元。下班前交到财务’。在海尔,管理层更要时刻以身作则。”说到这里,他发出爽朗的笑声,往日的艰辛在谈笑间变得云淡风轻。
“海尔的理念是出了问题80%由**承担,所以员工可以下班,但**不能。”这种风格也传承到了九思软件,“在我们公司,员工下班比**要早。我不会去压榨员工的劳动力,因为我们是做管理软件的,需要调动员工**性思维和工作积极性,实现技术、产品和知识的创新,这是无法被压榨的。”据王海波透露,在九思软件,员工可以随时找**拍桌子讨论问题,这在其他公司是很难想象的画面。
无论是海尔,还是后来的点击科技和浪潮,每一段经历都是宝贵的**。“我感谢过往的所有经历。”王海波如实说,“人生是一种修炼,做企业也是修炼的历程。比拼的是谁能修成正果。什么才叫正果?是对人生,对企业看透,看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现在的企业大多急功近利,刚有成绩就想上市圈*。这不是我创业的初衷。”当然,王海波的修炼过程也是渐进式的。年轻时,王海波觉得工作也好,创业也好,都是**家业的过程;后来和一群兄弟打拼时意识到,自己是想成就一番事业;现在,他的想法又有了变化,每个人归根结底都是社会的一份子,自己做企业本质上是在**就业。王海波说,理解到这个层面,自己对修炼两个字有了更深的体会。
不一样的企业哲学梦想打造**老店
九思软件的主要产品是协同办公系统(又名OA、办公自动化软件),换言之是为企业提供办公自动化的软件服务,并且教会企业如何利用软件工具进行**的企业管理。但是,王海波却认为客户是自己的老师。“我在这一行干了12年,仍然感觉自己和刚刚入门一样。”他一再强调这不是谦虚,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客户,都会有自己的特点与成功经验;服务于客户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九思的成功有**技术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在客户那里的实践。客户的实践经验不断反馈到九思软件,九思的产品才能不断进步,从而把更加**的产品以及管理理念分享和复制给更多的客户。
相比其他企业的广撒网模式,九思软件却把目标锁定在高端用户群上。“高端用户意味着高标准,意味着对企业的产品实施和服务的要求更苛刻。这将强迫我们打造一个更踏实的技术架构和企业架构。”王海波坦言,很多企业追求空间的占有,而九思软件追求的是时间上的长久。“我们做事情不能急于追求眼前的回报,而是追求客户的成功,通过客户的成功实现更加长远的价值,因此我们不追求占有率,但追求卓越客户的成功率。”当然,定位高端用户的风险也是存在的,一旦某个客户没做到位,就等于自砸招牌。王海波说,做企业以来,一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一英尺宽,一公里深”是王海波的企业哲学,他的梦想是把九思做成**老店。毕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留下一个品牌比****更加重要。“九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文化和科技能够完美的融合。”对九思的现状,王海波还是很满意的,“整体来讲大部分节奏和预想是相吻合的。但是团队上依然存在着一些短板,我们也在寻觅更好的人才。”
家庭是创业的后盾早就预感要成为管理者
在创业的过程中,王海波得到了很多,也做出了很多的牺牲。他认为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家庭对他事业的支持,更是让王海波能“心安理得”的投身于事业中去。“我的父母拥有那一代人很多好的品格,有孝心、节俭、勤奋、与人为善。这些品格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在教育子女方面,他们在品格上是严格要求,但是在个人发展上却很放手,给了我足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这在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下是很难看到的。我感谢父母给了我足够的自由,给了我尝试、施展的空间。”在提到妻子的时候,王海波语气中透露着歉意:“太太是医生,这个行业本身压力就非常大,而我又是一身扑在事业上,个常年不顾家的人,水卡电卡放在哪里我都不知道,因此她很辛苦。在家庭方面我并不是个称职的人。”
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是预感到自己将会创业,担当**层的角色。在读书时,王海波毅然从海洋化学专业转到了国际企业管理。他这样说道“从我半路出家读企业管理,一直到今天,都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做企业和做人是相同的,需要去学习、互补、合作。知道形成完美的团队和产业链。”
正如王海波所说,现在他做的一切,都是在完善自己的修炼过程中。他的目光并没有盯到**和名望上。在他看来,所谓的利润只是一串数字,“七十年代的人是吃过苦饿过肚子的,我一直在沿袭着勤俭的习惯,我看待**只是一串不断变化的数字。”在他看来,做企业不是为了**,而是**就业,承担社会责任,做成**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