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理财其实要比银行理财好很多*先从法律法规层面,《合同法》《民法通则》规定的非常明确,有坚定的法律**;其次,具体的操作细节、业务流程都在严格遵循这些法规,没有任何的灰色地带、说不明道不明的地方。
再者来讲,把民间沉淀的资金流动起来,践行了普惠信用,是非常健康、阳光、有意义的;风控体系,信息披露及时。2013年银监会**8号文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清晰化理财产品的投向,当然这些事情还需要落实,P2P线下行业就是这么做的;从历史业绩来看,实现了100%足额兑付,为理财客户**了5.8%-12%稳健年化收益,这种****、风险可控的理财模式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近一段时间,***有关部门和银监会有关同志正在不断关注这样的新生事物,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刚落幕的三中全会*次把“普惠金融”纳入决定里面,提出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让**一个更好环境让我们不断发展。小微金融,大有可为。近年来,P2P理财被引入国内并迅速发展。据有关部门测算,2009年仅有9家P2P理财机构,2013年每一季度增长132家。作为一种新型的理财方式,P2P理财的收益表现和安全性成为众多投资者*为关注的问题。事实上,与银行理财产品相比,P2P理财不仅在收益上更胜一筹,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资金安全性方面,部分业内知名P2P企业的风控措施也日趋完善。
银率网统计数据显示,以北京市正在发售的银行理财产品为例,1个月至3个月、3个月至6个月、6个月至1年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高年化收益分别是4.37%、4.64%和4.80%。与之相比,P2P理财的收益显然更有吸引力。以业内**P2P企业冠群旗下产品为例,同样期限的P2P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分别高达7%8%、12.3%、12.94%。换言之,同样以10万元购买一年封闭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和P2P产品,前者的收益尚不及后者的一半.
P2P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远高于银行理财产品,但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借款人的还款能力、P2P机构的运营规范以及平台的流动性等风险点。P2P理财作为新兴事物,尚在发展过程中,监管体系也有待完善,更多的是需要依靠机构自身及行业自律。不可否认,近年来有些P2P理财机构游离于市场监管之外,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不过仍有不少P2P理财机构凭借出色的风险控制能力赢得了市场的普遍认可.
业内人士表示,P2P理财的出现一方面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另一方面又为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投资渠道。对于投资者来说,目前国内市场P2P理财公司众多,产品各有千秋,收益率也不尽相同,建议投资者在选择P2P产品时能够保持理性和谨慎。同时,在选择P2P公司时要事先多调查,选择有**资质、信誉良好、风控能力显著的大公司进行业务办理,以实现资金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