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驾车疾驰在长沙街头时,会不时发现路边的湘绣店面。湘绣,是湘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湖南的名片,更是湖南的骄傲。有人称湘绣是指尖上的芭蕾,那么***工艺美术**、湘绣传承人刘爱云则当之无愧是一名出色的舞者。她自1954年开始从事湘绣刺绣工作,至今已60年有余。“湘绣早已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刘爱云如是说。
刘爱云十多岁拿起绣针,随着家里的姨妈和表姐们学绣花,绣些枕巾、被面、手帕等简单的绣品。1956年,刘爱云进入黄兴镇清凉寺的一个湘绣厂绣花,1958年,调入湖南省湘绣厂工作。1962年,刘爱云拜**湘绣艺人余振辉为师,通过刻苦努力,为*立绣制湘绣狮、虎奠定了基础。“狮子、老虎针画多,*有难度。”刘爱云向记者解释对狮虎刺绣情有*钟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喜上进、爱挑战,刘爱云将湘绣中难度*大、变化*多的鬅毛针法与其他多种针法结合,完善和创新“鬅毛针”法体系,被喻为“鬅毛针二代佳人”。
如今已年逾古稀的刘爱云,谈起自己与湘绣60年的情谊,有着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湘绣这项美丽而朴实的工作中来,共同为传承湘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增添动力。”刘爱云向记者道出自己的心愿。
刘爱云在“寻找*美湘绣绣女”评选活动启动仪式上发言
刘爱云与60后参赛绣女石红进行交流
90后绣女绣哥齐上阵
近年来,长沙湘绣产业不断推陈出新,技艺不断提高,题材也更加广泛。但是湘绣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也再次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难题:一方面湘绣产业规模偏小;另一方面80后、90后的女孩子已少有人愿当绣工。
当下,“寻找*美湘绣绣女”大型公益评选活动正在如*如荼进行中。主办方表示,希望借此活动燃起公众对湘绣的热情,扩大湘绣的市场、让更多的人参与和从事湘绣工作。
出生于1992年的邱静正是湘绣绣女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她告诉记者,自己从事湘绣工作已有4年时间,其中在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艺术学院学习3年,现在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工作已有1年时间。谈及为何选择湘绣作为职业,邱静说,自己喜欢美术和书法,湘绣工作可以将爱好融为一体。
在90后绣女接过前辈接力棒之时,一些90后绣哥也踊跃地投身于湘绣工作中。刘爱云告诉记者湖南省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自2011年至今,已招收了10余个男学员,其中7、8人已毕业。“有2个男孩在长沙市望城区靖港旅游景点合伙成立了湘绣门市部,自己亲自绣作品,还将学姐学妹们招拢到一起共事。”刘爱云说,也有的男孩在湘绣企业从事营销方面的工作,“懂得刺绣为他们的营销工作奠定了基础。”
“选湘绣要踏实做一辈子”
谈及对后来人的期望,刘爱云表示,面对当今社会的诸多诱惑,选择从事湘绣行业的年轻人们要坚持下去,踏踏实实地做一辈子。另外,不要将湘绣简单理解为绣花,要转变“绣花是农村妇女做的事”的落后观念。“湘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门艺术。艺术不是一蹴而就能容易搞成的,要一辈子不遗余力地去研究、去琢磨。”刘爱云说。
谈及湘绣未来的发展,刘爱云强调“特点”二字。她表示,湘绣目前很多还有很相似,许多企业或个人以盈利为目的,彼此之间进行模仿。“我觉得湘绣应该做出自己的特点,要让顾客在购买湘绣作品时感觉‘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刘爱云说,湘绣作品应该迎合新时代发展,符合人民口味,吸引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