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亚的降本**
泛亚的降本**发现管理红利,价值工程与价值分析自1940年代诞生以来,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也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大的效益。在汽车行业这样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人才密集的行业,价值工程与价值分析的应用更是方兴未艾。近几年里,国内汽车企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产品的竞争也越加激烈,如何对现有产品和新开发产品,应用价值工程与价值分析方法控制、降低成本,使企业立足于优势地位,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是由通用汽车(中国)公司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 总公司(现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国内**家中外合资汽车设计开发中心。
面对汽车市场的竞争压力,为提高上海通用产品竞争力,多年来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在各种开发项目中,不断实践提升自己的本土开发能力,从硬件设施建设到人才培养,泛亚已经具备了高度数字化的整套专业汽车开发流程,实现了和通用汽车其他技术中心在同一平台上的**化的汽车开发能力。通过总结2001年以来应用价值工程理论的实践经验和成果,于2008年成功创建了“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物料成本管理”模式,取得了*大的成效。
顾名思义,“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物料成本管理”涵盖了汽车前期开发,中期设计、优化、改进以及后期产品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阶段的物料成本管理。
“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物料成本管理”分为五个主要阶段:*先,在整车前期开发阶段,确定合理的整车物料成本目标;其次,在开发过程中,通过设计方案评审流程,确定*佳性价比的工程方案;第三阶段,完成设计方案的真实成本分析,并促进设计不断优化,确定零部件级的物料成本采购目标;第四阶段,则是通过严格对工程更改的费用详细分析,控制工程更改引起的物料成本增加;第五阶段,为投产后持续的低成本提案挖掘和成本控制,通过客户的反映,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等来实现成本下降的目的。
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物料成本管理主要基于价值工程理论,企业内部开发流程,并结合公司几年来的系统降本实践体会,定义了企业内部物料成本控制的组织结构,主要降本途径,以及统计方法作为工作指导。
主要降本途径:
结构优化
功能优化
系统设计优化
零件共用设计
材料替代
零件制造工艺优化
低成本供应商
零件国产化和深度国产化
真实成本分析
在实施“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物料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为了加强其职能和提升管理能力,泛亚在组织上构建了部门级的管理队伍---产品价值分析与管理部;通过部门内工作的细分和深入,在职责上实现了从投产后的产品降本,向产品开发阶段价值分析和成本控制的跨越;在管理范围上,从单一整车或单一系统部件,逐步扩展到系列车型和跨平台同一系统;在员工的参与度方面,从初期仅仅工程部门的小范围,扩展到目前的全公司各生产基地,包括沈阳北盛和烟台东岳;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目标制定、计划、提案、分析、评估、验证、实施、归档的流程体系。下面按5个阶段分别叙述一下主要做法。
前期开发设定成本目标
在开发阶段,公司将结合规划产品的市场定位,预期产品收益贡献率来给定合理的整车级物料成本目标,以及零部件级成本分配目标。
此阶段的成本目标设定是否合理,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以往公司的成本数据库信息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当然,成本目标的设定还将参考市场上竞争对手的价格定位,以使得本公司的产品上市后有一定利润的同时具有价格竞争力。
成本目标设定将以整车成本目标为核心,保持不变。零部件的成本目标分配为辅,将依据零部件的设计进程,在后续开发过程中,依据设计方案的调整、细化适当做出调整。
开发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1.零件的成本评审计划制订与实施
开发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是项目中成本控制的核心阶段。
通常在启动阶段,项目成本控制经理CM(Cost Management Manager)将根据产品的设计变更内容和项目总体开发计划,制定出零件的成本评审计划,即DCS(Design Concept Sheet)评审计划,然后依据此计划开展成本审查,**项目的成本审查满足项目的开发进程需要。
成本分析和评审与设计方案是个交互的过程,所以成本审查计划通常包含三个阶段。**个阶段为设计方向阶段成本评审,第二个阶段为中期设计方案成本评审,第三个阶段为目标成本评审。这里第三个阶段的目标成本评审也是成本评审的*终目的,将作为采购**的主要依据。
目前泛亚的成本评审计划已做到程序化,即根据项目开发的总体节点计划,可自动生成初版的成本评审计划,后期实施阶段再根据进展情况做出适当调整。
2.设计方案真实成本分析
根据产品开发定位,设计开发初期工程部门会制定初步的设计方向,然后由成本分析工程师分析出此设计方向的成本,并对照目标看其是否满足。如不能满足,则需在设计方向和成本目标方面不断研究、平衡。通过这样的多次交互过程,使得零件成本不断逼近或达到目标,确定*佳性价比的工程方案,达到成本与设计方案的平衡,实现成本控制的目的。
这里的核心内容是如何根据设计方向来核算其物料成本,而此阶段核算的成本也将对后续开发项目具有参考价值。
完成设计方案的真实成本分析
这是成本控制的主要手段。主要是依据工程师提供的详细的设计方案描述文件,通过对其基本生产要素以及供应商利润来核定成本。主要构成有:原材料采购价格与用量,生产所用设备折旧及所占工时,能源(水、电、煤、油等)价格和消耗量,人工单价及人工工时,二级零件管理费,成品率,包装费,运输费,供应商企业基本利润等。其中材料消耗要考虑材料利用率。
真实成本分析的结果,将与设计方案汇总到一起,提交项目会议审查、确认。
控制工程更改引起的物料成本增加
工程设计进入具体设计、验证阶段,难免相对初始设计方案有所变化,从而带来相应成本上的变化,对产品成本目标带来影响,所以此阶段通过严格审查、控制工程更改的费用也很重要。同时也是控制、避免极少数供应商初期报价低,后期要求高额补充价格的恶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