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养老保险如今只能领取60元

2012-02-16来源 : 互联网

 

1987年每月花30元买得商业养老保险,如今却只能每月领取65.57元的养老金,老人觉得很不可理解决定***。

长沙市民龙占水应该是个很有保险意识的人。早在1987年,时值中年的他为了**自己的老年生活,开始每月花30元在保险公司买了一份商业养老保险,在当时人们收入普遍只有几十元的情况下,这的确是笔不小的投资。但如今年迈的他老而无依,每月只能领取65.57元的养老金。65.57元如何能**他一个月的养老生活?老人一直为此讨***。

20多年前买份保险想养老

今年69岁的龙占水老人近日来到本报**。他说,1987年的时候,自己正值中年,妻子在长沙市一家集体企业做事,自己虽无固定职业,但每月收入还不菲。为了适应个体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的需要,1984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了《个人养老金保险试行办法》,规定凡年龄在16周岁以上的城乡居民,均可自愿参加个人养老保险。当时收入不错的龙占水一直担心自己的老年生活,想早作打算。于是,1987年5月,他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湖南省分公司签订了一份个人养老金保险合同,约定龙占水自1987年3月1日起,每月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湖南省分公司交纳保险费30元,直至2003年2月,即他60周岁。其后他每月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湖南省分公司领取养老金65.57元。

于是,从1987年5月开始,龙占水每月便向保险公司交纳30元的保险费,直到2003年2月,16年来,共交费5700元。期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湖南省分公司分解为人寿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后,人寿保险公司承接其寿险业务。

保险公司和**认为:只能按合同执行

自2003年3月11日起,年满60岁的龙占水开始每月从人寿保险公司长沙分公司领取养老金65.57元。随着物价上涨,每月65.57元的养老金又怎能满足生活需要呢?龙占水开始请求保险公司提高其养老保险金额至相应养老水平。但保险公司认为:龙占水购买的个人养老保险是一种商业保险,只是作为个人养老的一种补充,公司已按保险合同履行了给付责任。

无奈之下,2007年9月11日,龙占水以物价上涨,每月65.57元的养老金已不能满足其生活需要为由,诉至**,要求**判令人寿保险公司长沙分公司从2003年起提高养老保险金额至相应养老水平。

一审**审理后认为:龙占水与保险公司在投保单中明确约定了龙占水每月应交纳的保险费和保险公司每月应支付的养老金。保险公司已按合同支付了养老金,不存在任何违约和过错。龙占水要求保险公司提高养老金标准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判决驳回龙占水的诉讼请求。龙占水不服,上诉后,二审**维持原判。2009年,龙占水又申请省高院再审,省高院驳回了其再审申请。

购买商业养老险要提高风险意识

这样的结局龙占水老人实在是难以接受。他说,自己1987年购买养老保险的本意是**晚年生活,当时认为将来每月65.57元养老金已是小康生活标准,怎么也不可能预料到10多年后的物价水平。他认为:自己买的是一份养老保险,养老金应参照一个基数随着时间调整,这样才不失养老保险的宗旨。龙占水说:妻子从集体企业退休后,当时退休金只有40多元一个月,但退休金逐年增加,如今已有1000多元。他想不通:为何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老人退休金能随着物价上涨和社会发展逐年提高,而同样是为了**老年生活的商业养老保险,就只能是这样一个令人心寒的数字?如果是这样,这样的养老保险还有何意义?龙占水表示,尽管败诉,他仍将继续为此***。

记者采访了省保监局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一名姓戴的负责人。他说,龙占水反映的物价上涨后养老保险费贬值无法**晚年生活的事,这是一种社会经济风险,是谁也无法预料的。保险公司和投保人都只能按合同办事,合同签订后双方都有风险。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运行机制是**不一样的,社会保险目的是**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而商业保险只能按合同办事。为了确保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金能够**晚年生活,他建议投保人不仅要选择合适的险种,还要经常性的看看自己持有的保险品种是否能**晚年生活,以便及时增加购买。

婷婷评论:养老保险本是**晚年基本生活的投资行为,然而龙占水老人却因为合同白纸黑字写着的条款每月只能领取几十元的养老工资。这对于龙占水老人购买保险时的标准已经算很不错了,但老人每月考虑到任何投资行为都要考虑升值和贬值的空间,如果当时意识到这一点就不会造成如今这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养老金。欲知更多资讯,请关注财富湖南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