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通行的多种商业模式解析

2016-10-21来源 : 互联网

商业模式,是一个**的高大上的专业词汇,用一个接地气儿的词来翻译,就是怎么合法的**。如果不加上“合法”这个定语,那*好的商业模式非“传销”莫属。我们看到有一些人潜心研究商业模式,然后举个牌子站在大公司门口定向出售的“逗逼”;我们知道B2C还没有普遍实现**的时候,C2B的商业模式就已经烂大街了。始稷以为,真正的商业模式,就像真正的**: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先生的**一样,你一直在使用中获益,至于是打哪儿来的却未必在意。

商业模式就像足球鞋,一穿上就知道适合不适合自己。无论王健林和马云的“对赌”,还是董明珠与雷军的“悖论”,都是多样化的商业环境中的不同商业模式代表,不在同一频道而已。这正是很多*头跨界的边线,诸如零售*头做自有品牌少有屈臣氏这么大、实体工厂做终端店铺难以做到格力这么强,因为商业模式的基因不同,而这些少有的成功案例,也是在产品品类的维度上做了牺牲换来的延伸。因为不在同一频道,没有共同的思维、团队、资源,所以阿里做社交、腾讯做电商都算不得成功。

所以说,找对商业模式,比所谓《定位》重要,比寻找“蓝海”紧迫。找到商业模式就是找对一双跟脚的鞋。从不同的维度,有很多不同的商业模式概念,始稷从*根本的维度上罗列6种通行的商业模式。

*常见的买卖形态。把广州的服装搬运到长沙来卖;把四川的白酒搬运到北京来卖;把德国的汽车搬运到中国来卖;把淘宝的商品搬到微信来卖……把甲地的产品搬运到乙地来卖,用高端的词汇来称呼就是称经销商或者代理商,俗称“搬运工”。

商业社会中搬运式的商业模式是*多的一种。传统行业中,高大上的外国品牌进入中国都有中国总代理、总经销;大多数高大上的国内品牌都有一级二级乃至三级的经销商;每一个品类的批发市场都供应着成百上千的零售店搬运。对于知名度高的大品牌,“搬运工”是被动的,对于刚起步的小品牌,“搬运工”是主动的。

过去有足够的资本的胆识,就可以做到“搬运工”中的“高富帅”。因为物流、信息都不发达,不对称。当社会闲散资本越来越多、独有资源越来越少、信息传播越来越高效透明、同行的资历越来越深时,一个普通的“搬运工”很难拿到大品牌的经销权,更不要说是独家。

世界上拥有“搬运工”*多的品牌是——安利。以品牌搬运为出发,从安利身上即可窥见:“搬运工”靠什么上位?人脉。人脉并不是你认识什么人,真正的人脉有两种,一种是有人给你面子,另一种是有人信的过你。第一种人脉更快,第二种人脉更稳。搬运工的品牌不是所经销的产品,而是自己。把个人当品牌,按“道若极三境”,让人信任是第一位。用这个逻辑反观安利,为什么卖面子做的快,卖信任做的久?因为你的顾客对你经销产品的态度约等于对你个人的态度。买你面子的买的多,但回去未必用,脱离产品体验的销售自然长远不了。淘宝上和微信上的“搬运工”也是这个道理:卖面子做的快、卖信任做的久。

以品类为出发,“搬运工”什么上位?眼光。从线下到线上的买手店都是如此。选择一个适销的品类、一个靠谱的品牌、一款下货的产品,都需要眼光。

眼光和信任一样,是任何人都偷不去的核心竞争力。眼光又高于信任,因为信任是对已知人群的驱动力,眼光则是对未知人群的吸引力。所以,未来“搬运工”从体力劳动者升华到智力劳动者,*终还要靠眼光。眼光可以突破“搬运工”地缘性优势的局限。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