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么?是熟人相见时常见的问候,张旭豪**的饿了么公司却以它为商机,把盒饭成功搬到网上卖。2008年4月,张旭豪还是上海交大的在读研究生。**晚上,他和同学康嘉回到宿舍已经晚上十点多,感觉肚子饿了。
他们便给几个餐馆打电话定餐,但都没有订上。这外卖,为什么不能在晚上送呢?不如我们卖外卖吧。
一句话,把两个人的创业梦想激活了,他们决定开发一个网络订餐系统,把盒饭搬到网上卖。
12万元的启动资金是他们东拼西凑来的。刚开始,他们一边承揽餐饮店的送餐服务,一边做市场调研。为扩大业务,两人在宿舍里安装了热线电话,当接线员又当调度员。
几个月下来,已有17家饭店愿意将外卖业务承包给张旭豪。为了让这17家店入伙,张旭豪和康嘉费尽了苦心。
**家餐厅让********趟才谈妥,两人花费数万元,自行印制了一万本饿了么外送广告小册子,内容囊括了17家餐厅的菜单,在校园和街道上分发。
在广告的推动作用下,饿了么业务猛增。那段时间,他们每天要接150-200份订餐单。
2008年9月,饿了么团队开始研发订餐网络平台。为了更专业,张旭豪先通过校园BBS招来软件学院的同学入伙。
用了半年左右,他们开发出了*个订餐网络平台。在网址注册上,他们没有用www.和.com,而用ele.me(饿了么的汉语拼音)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