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10点,在湖北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记者见到了“牛人”罗敬宇。在湖北大学,他有一个门面,是学校免费给他用的。
“请坐,请坐。”罗敬宇热情地招呼记者入座。**印象,罗敬宇不像是19岁——微胖,穿着成熟,谈吐得体。他递上自己的名片,“我有8种名片,分别代表我8种不同的身份。”
罗敬宇的店里,主要经营两种货物:美术画材,如画笔、颜料等;乐器,*醒目的是吉他。
2010年起,罗敬宇和朋友一起注册了一家公司,主要经营上述两类产品。如今,他的公司已经有了29位“在编员工”,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
14岁贩卖孔明灯
“捞到”**桶金
罗敬宇是湖北十堰市人,父亲经商,母亲是小学老师
“我小时候的零花*都要自己挣。”罗敬宇说,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有意地培养他的自立意识。他想要买一件衣服,就得在家里干活,父母“按劳付酬”,挣到的*可以自己支配。
14岁,罗敬宇开始创业了,他的**个计划是卖孔明灯。“我在十堰大市场进货,2元*一个,卖8元。”下了晚自习后,他就在十堰市区的六堰广场摆地摊卖孔明灯。
后来,他从网上了解到,“淘宝网”上孔明灯的价*是5角*一个。这次,他把同学发动起来了——从网上购回大量孔明灯,以5元*的价格卖给同学,同学们再以8元*/个卖出去。
“一个晚上,我就*了1700元*。”对自己的“创举”,罗敬宇颇为得意。
初中毕业后,罗敬宇考进十堰市13中,学习美术。在学校,他的时间很自由,便向家人提出要开家服装店,父母一致反对。
说不动父母,罗敬宇就自己行动。找同学、找朋友,东拼西凑了15万元*,在十堰市“金三角”服装店开了自己**家店面,“女人的**好*,十堰市的服装市场很大,应该可以*到*。”
考虑到自己还在读书,他聘请了两个成年女孩,一个当店长,一个当店员。周末和寒暑假,15岁的罗敬宇就会跑到武汉汉正街、浙江义乌打探市场行情、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