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用蜡烛点亮创业梦

2015-06-09来源 : 互联网

黝黑的皮肤,让他的脸庞多了几分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和沧桑,中等个头,走起路来虎虎生风,说话简洁有力,还不时眯着眼,露出朴实憨厚的微笑。他就是临澧县停弦渡镇童洲村的余海华,一个农民的儿子,一名大学生,一个借助小小蜡烛点燃自己人生梦想的创业者。

敢打敢拼回乡创业

2000年大专毕业的余海华放弃了学校**就业的机会,南下到福建泉州丽佳艺品公司打工。由于他在工作上勤劳,肯学肯干,又能和工友打成一片,不到2个月就当上了小组长,8个月后被提拔成为质量主管。2003年,一名同事另起炉灶成立公司,凭5万元起家,一年后****。别人的成功让余海华内心不能平静,10年里,他艰苦打拼,深知常年漂泊在外不是**之路。同事创业成功,激励他开始重新给自己和家庭定位。

2008年金融危机**,沿海很多工厂裁员。同时,国家不断**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余海华决定回乡自主创业。经过考察,他了解到,民俗文化用品的市场潜力*大,从事这一行业,投入低,***,且环保安全。于是他选择了其中的一种——制造蜡烛。

持之以恒获得成功

余海华说干就干。在当地**和县劳动就业服务部门的支持下,他筹措到近30万元资金,风风**地干了起来。

他一边租用厂房,一边添置设备。经过几个月的努力,2009年10月,石蜡加工厂终于开张投产。起初因为技术和经验不成熟,不到2个月就亏损了4万元,资金链出现短缺。当时信用社和银行下半年贷款已经停止发放,而每年春节、清明节都是蜡烛销售高峰期,停弦渡镇**了解情况后,帮助他向县就业服务管理处申请到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补贴资金1万元。镇**还为他做担保,找人借了3万元,解了余海华的燃眉之急。

“当时亏损主要是技术不过关,2009年蜡油进货价是7000元/吨,制作喜蜡别人***上色成功,而我却要上4次才能成功,成本硬是被我弄到9000元/吨。”余海华说,**年石蜡厂的失败让妻子打起了退堂鼓。“给我3年时间,如果我还是失败,我就不干了,那时我们也才30多岁,还能外出打工。”他的决心感动了妻子。

为了改进配方,2010年上半年,他只身到外地学习参观,回来后自己潜心研究配方。“为了让蜡烛颜色正,我和老婆两个人整天围着灶台溶解固态蜡油,用不同颜色的脸盆按照配方不同成分比制造蜡烛,待晾干后再看颜色是否正。”说起蜡烛配方改良的艰辛,余海华直摇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余海华的石蜡加工厂终于生产出了合格的产品。很多客人都慕名而来,产品开始供不应求。工厂很快就焕发生机,扭亏为盈。如今,余海华的创业路已渐渐步入正轨,1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全部更新了设备,年产量也由原来的30余吨增加到现在的80多吨,产值达130万元。“朝着自己认定的目标坚持走下去,就没有办不到的事。只要多坚持一下,一切都会好起来。”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余海华感叹道。

心中还有更多的梦

在**做生意的同时,余海华总是以“与人为善”的心态来对待每一个人。他坚信“做生意如做人”的道理。2011年4月村委换届时,余海华以近90%的票数当选为村支委委员。

大学生、返乡创业农民工、村支委委员,有着多重身份的余海华,心中还有更多的梦。虽然他目前还只是创业刚起步的“小**”,但是对于工厂的未来信心满怀。“今后要继续扩大工厂规模,目前,蜡烛仅周边市场需求量就有800吨左右,但是90%的货源都来自外省市。”余海华表示,未来他将以蜡烛为突破口,带动烟花、鞭炮、佛香等产业,建成一家规模较大的民俗用品生产企业,为周边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标签: 创业梦蜡烛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