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总有不喜欢喝鸡汤的,吐槽这种情感**和营销方式,比如说朋友阑夕先是为那些专业漫画家和艺术系学生鸣不平,随后又有那篇同样很*的文章《1%的生活,99%的泡沫》。
有人说创业已然成了选秀节目似的比惨,可问题是,其实大多数创业公司的产品可能连登上比惨舞台的机会都没有。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快看漫画”所属的这个舞台上还有哪些产品吧。
2006年成立,创始人周靖淇曾在TOM和**工作过,创立有妖气的时候也不过25岁。有妖气*初只是一个动漫交流**,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有周靖淇一人来运营。
转折点发生在2009年6月,盛大文学投资“有妖气”,促使其转向原创漫画平台。到2013年初的时候,有妖气的注册用户数已经到了300万,但当时重要的营收来源却是来自“十万个冷笑话”这个段子化漫画作品的衍生收入。
在很多漫画迷和漫画家眼中看来“画的不好的那波人”,靠较为简单粗暴煽情搞笑的段子漫画而走红,这也是阑夕所吐槽的。但段子漫画更容易或,在这一点上,“有妖气”也不能免俗,甚至是用8年的时间基本上予以了证明。
“有妖气”的商业模式一定程度上采用了盛大的“起点模式”,低保、VIP章节、月票、出版、改编等等,以至于在移动端都像起点一样过度依仗移动无线阅读基地这样的运营商平台。
前者由于漫画更新频次低、盗版严重等原因,付费用户并不多;后者短期内确实为作者和平台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但直接导致的则是“有妖气”在移动端的薄弱,从版本记录来看,2012年10月iOS版上线至今,一共迭代了不过8个版本,*近一次更新则是在今年7月。
目前有妖气的主要方向仍是漫画IP的动画化和衍生产品开发,*近又有了弹幕广告的方式。
“有妖气”一方面在段子漫画和传统漫画之间摇摆,一方面移动端较薄弱,而段子手出身的安妮所切入的段子漫画、鸡汤漫画这个点,本身就是一种极为适合移动端传播的点。
财大气粗的腾讯在2012年推出了腾讯动漫,当时隶属于腾讯游戏。似乎也是发现国内**漫画资源有限,因而腾讯在国外的动漫版权方面投入颇多,整体的运作方式也和腾讯游戏的思路类似。